[发明专利]一种竹黄菌催化制备苝醌色素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82255.3 | 申请日: | 2009-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0306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16 |
发明(设计)人: | 蔡宇杰;廖祥儒;梁晓辉;魏兆媛;丁彦蕊;孟强;李枝玲;王亚辉;张大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P7/66 | 分类号: | C12P7/66;C12R1/645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时旭丹;刘品超 |
地址: | 214122江苏省无锡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竹黄菌催化制备苝醌色素的方法,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竹黄菌,将底物萘醌、肉桂酸等催化制备成苝醌色素。催化过程采用:A)细胞的液态培养过程,将底物加入培养体系中进行,苝醌色素产量可达2.9g/L,转化率可高达9.7%;或B)将液态发酵培养得到的细胞放入含有底物的反应体系中进行,苝醌色素产量可达35.3g/L,转化率可高达39.7%;或C)细胞的固态培养过程,将底物加入培养体系中进行,苝醌色素产量可达1.5g/100g,转化率可高达46%。本发明采用产苝醌色素竹黄菌株以特定底物转化生产竹红菌素,转化率高,成本低,步骤简便,可用于工业化生产,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竹黄 催化 制备 色素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竹黄菌催化制备苝醌色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竹黄菌株Shiraia sp.SUPER-H168为出发菌株,将底物催化制备成苝醌色素,催化过程采用:A)细胞的液态培养过程,将底物加入培养体系中进行;或B)将液态发酵培养得到的细胞放入含有底物的反应体系中进行;或C)细胞的固态培养过程,将底物加入培养体系中进行;工艺为:A)细胞的液态培养过程,将底物加入培养体系中进行:底物添加量为0.1-5g/L,一次性加入不再补加,底物加入时间为发酵开始后的0-40小时;发酵温度为24-32℃,发酵时间为48-72小时;或B)将液态发酵培养得到的细胞放入含有底物的反应体系中进行:通过液态培养得到细胞,以100g/L的浓度将湿菌体细胞悬浮于生理盐水中,并加入甲苯使质量浓度达2%,30℃处理1h,8000r/min离心15min,取沉淀得到处理后的竹黄菌细胞;将处理过的竹黄菌细胞以1-100g/L量加入反应体系中,底物浓度控制在1-30g/L,并加入0-40mmol/L腺嘌呤核苷三磷酸,反应体系pH 6-8,底物添加量为1-30g/L,反应温度28-30℃,发酵时间为1-10小时,反应体系选用水缓冲液反应体系、水缓冲液-有机溶剂反应体系、或水缓冲液-离子液体反应体系;所述工艺A)或工艺B)的液态发酵培养基组成为:碳源5-50g/L,氮源5-50g/L,磷酸氢二铵2g/L,磷酸二氢钾1g/L,硫酸镁0.5g/L;在发酵罐内装入发酵罐体积70%的培养基,灭菌冷却后接入竹黄菌,接种量为10%,起始pH和发酵过程pH均为自然;或C)细胞的固态培养过程,将底物加入培养体系中进行:底物添加量为1-20g/100g干基,一次性加入不再补加,底物加入时间为发酵开始后的0-5天;固态发酵培养基组成为:基质为玉米、小麦、黄豆、赤豆或绿豆,另添加占培养基质量5%葡萄糖和0.5%NH4NO3,基质含水量为20%-70%,培养温度为24-32℃,pH为5-8,培养时间7-10天;所用底物选用萘醌类化合物、肉桂醛、肉桂醇、L-苯丙氨酸或苯甲酸。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910182255.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抗裂高活性管桩混凝土掺合料的制备
- 下一篇:废弃物有机物再生燃油祛味脱色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