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元素掺杂二氧化锰电极材料、制备方法及其电池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86515.4 | 申请日: | 2009-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195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2 |
发明(设计)人: | 金成昌;孟波;刘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4/06 | 分类号: | H01M4/06;H01M4/50;H01M4/08;H01M6/14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范晴 |
地址: | 21512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三维隧道结构的元素掺杂二氧化锰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正极材料中元素掺杂二氧化锰具有AxMn1-xO2的通式,且所述元素掺杂二氧化锰为具有隧道互连形成三维网状结构的尖晶石结构晶体,在X线衍射谱图中所述正极材料显示为纯λ-MnO2结构;其中A选自镍、钴、钛、铝、钒元素,x在0.01~0.25范围内。该正极材料具有更高放电电压和更大放电容量;用该材料组装成的锂二氧化锰电池具有高达3.8伏-4.1伏的电压,放电至2伏容量达268mAh/g,具有双放电平台特性。 | ||
搜索关键词: | 元素 掺杂 二氧化锰 电极 材料 制备 方法 及其 电池 | ||
【主权项】:
一种具有三维隧道结构的元素掺杂二氧化锰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材料中元素掺杂二氧化锰具有AxMn1-xO2的通式,且所述元素掺杂二氧化锰为具有隧道互连形成三维网状结构的尖晶石结构晶体,在X线衍射谱图中所述正极材料显示为纯λ-MnO2结构;其中A选自镍、钴、钛、铝、钒元素,x在0.01~0.25范围内。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未经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910186515.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活动画面文件发送服务器及控制其工作的方法
- 下一篇:振荡电路及影像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