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环蒸炉的双金属温控式导体铸造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91050.1 | 申请日: | 2009-10-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932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4-14 |
发明(设计)人: | 高忠林;孙正健;王异;秦礼庆;廖兴银;陈爽 | 申请(专利权)人: | 遵义拓特铸锻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9/00 | 分类号: | B22D19/00;B22D19/16 |
代理公司: | 贵州省遵义科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5 | 代理人: | 王妙德 |
地址: | 563003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环蒸炉的双金属温控式导体铸造工艺。在沿中心轴线向上处设置的分型面分别制备成整体结构的上、下模具至复制成上、下铸型。将测温管置于螺旋管内壁,用环形芯撑将预埋入铜棒型腔内的螺旋管紧固于下铸型,将上、下铸型合型。上、下铸型内设有冒口与内浇道,内浇道、横浇道、直浇道依次连通。金属液经由浇口杯进入直浇道、横浇道、内浇道,再引入由上、下铸型,环形芯撑与螺旋管组成的型腔内进行底浇。当金属液由下至上到达冒口顶部时浇注完毕,即向冒口内加入发热剂,待铸件全部冷却后,经清砂、去除浇冒口等,再打磨获得铸件。它解决了螺旋管与测温管在金属液浇注、凝固、冷却过程的浮移及高温灼烧击穿难题,并确保海绵钛质量。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环蒸炉 双金属 温控 导体 铸造 工艺 | ||
【主权项】:
一种经模具制备、配砂、造型、浇注、清砂、去除浇冒口、打磨处理环节的用于环蒸炉的双金属温控式导体铸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沿中心轴线(13)向上处设置的分型面(1)分别制备成整体结构的上、下模具,并经数控加工机床加工后分别置于上砂箱(2)、下砂箱(10)内,再用树脂砂复制成上铸型(3)、下铸型(12),将预填有石英砂的测温管(16)置于预制的螺旋管(6)的内壁上,再用预制的环形芯撑(5)将预埋入铜棒型腔(11)内的螺旋管(6)、测温管(16)紧固于下铸型(12),然后将上铸型(3)与下铸型(12)合型构成整个铸型,上铸型(3)与下铸型(12)内分别设置有冒口(4)与内浇道(14),内浇道(14)、横浇道(15)、直浇道(7)依次连通,浇注的金属液经由浇口杯(8)依次进入直浇道(7)、横浇道(15)、内浇道(14),再引入由上铸型(3)、下铸型(12)、环形芯撑(5)与通有压缩空气的螺旋管(6)组成的型腔内进行底浇,当金属液由下至上到达冒口(4)的顶部时浇注完毕,即向冒口(4)内加入发热剂(9),最后待铸件全部冷却后,打开上砂箱(2)、下砂箱(10),经清砂、去除浇冒口(4)、直浇道(7)、浇口杯(8)、横浇道(15)、内浇道(14)后进行打磨处理,而获得本发明的双金属温控式导体铸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遵义拓特铸锻有限公司,未经遵义拓特铸锻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910191050.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水上定位或巡航的智能监控检测系统
- 下一篇:充气式穹幕广告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