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聚丙烯极性和流动性的改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93467.1 | 申请日: | 2009-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987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4-28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雄;徐迎宾;李瑶;任东方;刘安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科苑新型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51/06 | 分类号: | C08L51/06;C08F255/02;C08K5/3417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何淑珍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一种提高聚丙烯极性和流动性的改性方法。本发明按顺序将聚丙烯配料熔融混合;所述聚丙烯配料包括如下组份和质量份数:聚丙烯100份、极性单体0.1~10份、相变增塑剂0~7份,引发剂0.01~1份和抗氧剂0.1~2份;所述顺序为引发剂和极性单体先于抗氧剂与聚丙烯熔融混合,极性单体先于引发剂与聚丙烯熔融混合或极性单体和引发剂同时与聚丙烯熔融混合。本发明在大幅提高聚丙烯熔体流动速率的同时,不显著影响聚丙烯的冲击韧性,能制备出熔体流动性、与玻璃纤维相容性、制品耐热性、抗冲击性和力学性能都优异的改性聚丙烯料,可用于长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聚丙烯 极性 流动性 改性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提高聚丙烯极性和流动性的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按顺序将聚丙烯配料熔融混合;所述聚丙烯配料包括如下组份和质量份数:聚丙烯100份、极性单体0.1~10份、相变增塑剂0~7份,引发剂0.01~1份和抗氧剂0.1~2份;所述顺序为引发剂和极性单体先于抗氧剂与聚丙烯熔融混合,极性单体先于引发剂与聚丙烯熔融混合或极性单体和引发剂同时与聚丙烯熔融混合。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广州科苑新型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华南理工大学;广州科苑新型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910193467.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