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底部框架柱震损房屋建筑的修复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13621.7 | 申请日: | 2009-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369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16 |
发明(设计)人: | 周云;吴从晓;邓雪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E04G23/04;E04H9/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天河庐阳专利事务所 44244 | 代理人: | 胡济元 |
地址: | 510006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底部框架柱震损房屋建筑的修复方法,该方法的步骤是,先视房屋建筑的震损情况将房屋建筑的底层或下部坍塌层确定为隔震层,再在隔震层的框架梁(12)与地基之间设置千斤顶(10)将上部基本完好结构(6)水平顶起,然后将隔震层每根框架柱(7)截去大于隔震支座(1)高度的长度并增加水平和竖向钢筋增强修复,于截断处安装隔震支座(1),对隔震层的梁柱节点(5)进行加固,拆除千斤顶(1),内外粉饰即可投入使用。本发明所述方法可用于灾后底层框架柱震损而上部结构基本完好的房屋建筑的加固修复,它具有施工方便、机理明确、经济适用的优点。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底部 框架 柱震损 房屋建筑 修复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底部框架柱震损房屋建筑的修复方法,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a、视房屋建筑的震损情况确定隔震层:当房屋建筑原位瘫塌时,以瘫塌层为隔震层;当房屋建筑底层的框架柱震损但上部结构基本完好时,以房屋建筑的底层为隔震层;b、在所确定的隔震层的框架梁与地基之间设置千斤顶将隔震层的上部基本完好结构水平顶起;其中所述千斤顶的安装位置、数量和规格型号的确定方法是利用已有的设计图纸建立隔震层上部基本完好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并进行分析计算,再根据隔震层上部基本完好结构的质量进行模拟分析确定;c、将隔震层每根震损的框架柱截去大于隔震支座高度的长度,然后将截断处柱内上下钢筋笼修复并增加水平和竖向钢筋进行加强;其中所述隔震支座的规格型号的确定方法是,利用已有的设计图纸建立隔震层上部基本完好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并进行分析计算,再根据所算出隔震层的柱轴力进行模拟分析确定;d、在修复并加强的钢筋笼的上下两端部分别水平放置一安装隔震支座的预埋件并分别与上下钢筋笼悍接在一起;e、制作模板并浇注混凝土,修建经步骤d处理的截断的框架柱;f、待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时,安装隔震支座;g、对隔震层的梁柱节点进行常规的加固;h、拆除千斤顶并进行常规的内外粉饰。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大学,未经广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910213621.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