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从云南山枇花中提取的活性成分及其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18311.4 | 申请日: | 2009-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036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发明(设计)人: | 张克勤;刘芳芳;李国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6/82 | 分类号: | A61K36/82;A61P31/10;A61K135/00;A61K127/00 |
代理公司: | 昆明今威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3115 | 代理人: | 杨宏珍 |
地址: | 650091***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云南山枇花植物中提取的活性成分及其应用,属生物医药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活性成分经如下步骤得到:a.将云南山枇花的枝或叶用水洗干净后,在烘箱中50℃温度下烘干;b.将烘干后的枝或叶切碎,放入三角瓶内,用甲醇浸泡,第一次浸泡提取的时间为4小时,第二次和第三次的时间分别为24和48小时;c.将三次浸提的提取液合并后,浓缩至溶剂蒸发后得浸膏;d.将浸膏用甲醇溶解,制备成浓度为5mg/ml的活性成分。本发明的从云南山枇花植物的枝和叶中提取的活性成分,具有成本低,制备方法简便,对人体病原真菌淡紫拟青霉(P.lilacinus)有强抑制作用的优点,能用于医用抗生素的制备。 | ||
搜索关键词: | 云南 山枇花中 提取 活性 成分 及其 应用 | ||
【主权项】:
一种从云南山枇花植物中提取的活性成分,其特征在于本发明的活性成分经如下步骤得到:a.将云南山枇花的枝或叶用水洗干净后,在烘箱中50℃温度下烘干;b.将烘干后的枝或叶切碎,放入三角瓶内,用甲醇浸泡,第一次浸泡提取的时间为4小时,第二次和第三次的时间分别为24和48小时;c.将三次浸提的提取液合并后,浓缩至溶剂蒸发后得浸膏;d.将浸膏用甲醇溶解,制备成浓度为5mg/ml的活性成分。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大学,未经云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910218311.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