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复用型微悬臂梁式免疫传感器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28045.3 | 申请日: | 2009-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137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26 |
发明(设计)人: | 姚素英;高鹏;吴元庆;高静;史再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53 | 分类号: | G01N33/53;G03F7/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温国林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一种可复用型微悬臂梁式免疫传感器的制备方法,有如下步骤:1)选择硅片;2)在整个硅片上进行硼扩散;3)第一步光刻得到压敏电阻区域图形;4)在片上淀积一层二氧化硅薄膜;5)第二步光刻得到接触孔图形;6)进行浓硼扩散;7)在片上淀积铬与金两种金属;8)第三步光刻得到金属连线的图形;9)高温下通高纯氮气形成铬金合金;10)在片上形成氮化硅薄层;11)第四步光刻得到压焊点图形;12)进行划片操作,使硅片剩余厚度120-150μm;13)第五步光刻得到保留硅厚度150-200μm的未经封装的芯片;14)用玻璃盖片封装芯片。本发明实现以单晶硅为压阻材料的悬臂梁式免疫传感器;实现悬臂梁式免疫传感器的可复用性。 | ||
搜索关键词: | 可复用型微 悬臂梁 免疫 传感器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可复用型微悬臂梁式免疫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首先选择4英寸P型绝缘体上硅片,晶向为100,电阻率10-20Ω·cm,厚度505~545μm,其中,上层硅厚度为:234±10nm,SiO2厚度为:398±10nm;2)在整个硅片上进行硼扩散,平均掺杂浓度为N≈5.0×1019cm-3,方块电阻大小为:R□≈100Ω/□,单个压阻的阻值约为9.2kΩ;3)进行第一步光刻,使用压敏电阻版在硅片上逐一进行掩膜,刻蚀得到压敏电阻区域图形;4)使用低压化学气相淀积的方法在片上淀积一层二氧化硅薄膜;5)进行第二步光刻,使用接触孔版在硅片上逐一进行掩膜,刻蚀得到接触孔图形;6)进行浓硼扩散,平均掺杂浓度为N=2~5.0×1020cm-3;7)使用电子束溅射法在片上淀积铬与金两种金属;8)进行第三步光刻,使用金属连接版在硅片上逐一进行掩膜,刻蚀得到金属连线的图形;9)在温度400℃下,通高纯氮气30分钟,形成铬金合金;10)使用低压化学气相淀积法在片上形成氮化硅薄层;11)进行第四步光刻,使用钝化层版在硅片上逐一进行掩膜,刻蚀得到压焊点图形;12)进行划片操作,使硅片剩余厚度120-150μm;13)进行第五步光刻,使用正面腐蚀版在硅片上逐一进行掩膜,具体是使用反应离子刻蚀的方法,先对氮化硅刻蚀,接着对二氧化硅刻蚀,再对硅刻蚀,总刻蚀深度为150-200μm,最后使用湿法刻蚀法对硅纵向刻蚀150μm,得到保留硅厚度150-200μm的未经封装的芯片;14)用玻璃盖片封装芯片。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910228045.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