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开放式低温热源制冷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30490.3 | 申请日: | 2009-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135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26 |
发明(设计)人: | 田小亮;孙晖;王兆俊;魏彦丹;刘瑞景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F24F12/00 |
代理公司: | 青岛高晓专利事务所 37104 | 代理人: | 于正河 |
地址: | 266071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空调与制冷工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将溶液传热传质过程与热管节能技术相结合,实现由太阳能、地热能、各类余热、废热等的开放式低温热源制冷系统装置,将开放式空气流动、N级溶液处理、Q级热管冷量回收、N1级水循环、溶液流动与储存、M级溶液再生、P级热管回热、L级空气冷却塔、冷却水循环流动、冷冻水循环和温度控制共十一个子系统及低温热源有机连通组合为一体式低温热源制冷系统,其中1≤N≤20,N=Q=N1=M=P=L;具有冷过程电力消耗少;制冷性能系数COP高,加工、制作工艺简单,系统运行稳定,安全可靠的优点;广泛应用于工业及家庭等需要冷量的场合。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开放式 低温 热源 制冷系统 | ||
【主权项】:
一种开放式低温热源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将开放式空气流动子系统、N级溶液处理子系统、Q级热管冷量回收子系统、N1级水循环子系统、溶液流动与储存子系统、M级溶液再生子系统、P级热管回热子系统、L级空气冷却塔子系统、冷却水循环流动子系统、冷冻水循环子系统、温度控制子系统共十一个子系统及低温热源有机连通组合为一体式低温热源制冷系统,其中1≤N≤20,N=Q=N1=M=P=L;开放式空气流动子系统、N级溶液处理子系统、Q级热管冷量回收子系统、N1级水循环处理子系统组成本体功能区;溶液流动与储存子系统、M级溶液再生子系统、P级热管回热子系统及低温热源组成溶液再生功能区,L级空气冷却塔子系统、冷却水循环流动子系统组成辅助功能区;冷冻水循环子系统为冷用户功能区;温度控制子系统为控制功能区;本体功能区完成制备冷冻水的过程,即进入本体功能区风道的空气由N级溶液处理子系统进行去湿处理后变为干燥空气,再由Q级热管冷量回收子系统的蒸发器进行适度的降温处理后,变为低温干燥空气,低温干燥空气进入N1级水循环处理子系统,水与低温干燥空气直接接触发生传热传质过程,水分汽化现象使水温降低,获得冷冻水,同时,空气温度降低而湿度增大,该低温高湿空气再经过Q级热管冷量回收子系统的冷凝器,将冷量传递给热管工质回收利用,变为高温高湿空气后被排出去;溶液再生功能区对吸湿后形成的稀溶液的浓缩再生,由溶液流动与储存子系统将N级溶液处理子系统中流出的稀溶液送入M级溶液再生子系统中,稀溶液与经过P级热管回热子系统的冷凝器预热,又经低温热源加热后的热空气逆向流动,通过直接接触的方式完成传热传质过程后,稀溶液中的部分水分蒸发到空气中形成浓溶液,浓溶液由溶液流动与储存子系统再送回到N级溶液处理子系统,形成一个循环不断的溶液再生过程;辅助功能区为本体功能区提供必要的冷源,L级空气冷却塔子系统与冷却水循环流动子系统相结合为本体功能区提供冷却水;冷用户功能区为冷用户输送冷冻水;控制功能区完成本体功能区制备的冷冻水的温度控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大学,未经青岛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910230490.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