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富硒产朊假丝酵母胞内谷胱甘肽含量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35175.X | 申请日: | 2009-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759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03 |
发明(设计)人: | 卫功元;葛晓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P21/02 | 分类号: | C12P21/02;C12R1/72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陶海锋 |
地址: | 21512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发酵领域,涉及一种富硒酵母发酵制备方法,具体公开了一种提高富硒产朊假丝酵母胞内谷胱甘肽含量的方法,出发菌株经斜面培养和种子培养后,接种在含有亚硒酸钠的发酵培养基中进行发酵培养至少24小时,其中,采用产朊假丝酵母(Candida utilis)SZU 07-01为出发菌株,并且,在发酵液中添加L-谷氨酸、L-酪氨酸、L-亮氨酸或L-谷氨酰胺中的一种,氨基酸添加时间为0~12小时,添加浓度2~16mmol/L。由于本发明所得富硒产朊假丝酵母能够在胞内积累谷胱甘肽,在补充硒的同时还可以提高畜禽的免疫力,因此将具有更为广阔的市场和应用前景。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富硒产朊假丝 酵母 谷胱甘肽 含量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提高富硒产朊假丝酵母胞内谷胱甘肽含量的方法,出发菌株经斜面培养和种子培养后,接种在含有亚硒酸钠的发酵培养基中进行发酵培养至少24小时,其特征在于,采用产朊假丝酵母(Candida utilis)SZU 07-01为出发菌株,并且,在发酵液中添加L-谷氨酸、L-酪氨酸、L-亮氨酸或L-谷氨酰胺中的一种,氨基酸添加时间为0~12小时,添加浓度2~16mmol/L。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未经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910235175.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光器件、发光器件封装以及包括该封装的照明系统
- 下一篇:座椅型拉伸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