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钒尾渣深度还原直接生产海绵铁的工艺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35546.4 | 申请日: | 2009-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130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26 |
发明(设计)人: | 杨慧芬;景丽丽;王静静;忤晓丹;党春阁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21B13/00 | 分类号: | C21B13/00;C22B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炼铁领域,涉及一种提钒尾渣深度还原直接生产海绵铁的工艺方法。本方法采用褐煤为还原剂,同时添加CaO作为造渣剂同时增加碱度协同尾渣中的Na2O、K2O与SiO2、Al2O3反应生成类沸石的稳定矿物,促进深度还原产物中海绵铁的提取和分离。深度还原产物经过二段磨矿-二段弱磁选工艺处理,可获得铁品位大于90%,TiO2小于0.20%的海绵铁。本发明工艺简单,容易控制;原料储量大,价格低;产品可以直接作为炼钢原料其他杂质满足炼钢要求,缩短了从铁矿石加工成钢材的工艺流程,避免了其他方法所得铁精矿烧结、球团、高炉炼铁所产生的环境污染,具有明显的环境效益和节能降耗效果。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钒尾渣 深度 还原 直接 生产 海绵 工艺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提钒尾渣深度还原直接生产海绵铁的工艺方法,其特征是工艺步骤为:1)、以提钒尾渣、褐煤、CaO为原料,将原料混合均匀,原料中的重量百分比为:提钒尾渣60-80%、褐煤20-30%、CaO10-20%,提钒尾渣中含铁32-40%、含TiO26-15%,含Na2O3-6%;2)、在温度不高于1100℃条件下焙烧40~60min;冷却后在磨机中进行一段磨矿、一段弱磁选;一段磨矿浓度为60~80%,所述浓度是固体重量占固体和水的总重量,产品粒度-0.074mm占85~90%,磨矿产品在磁场强度80kA/m条件下磁选;3)、磁选产品继续二段磨矿,磨矿浓度为50~60%,产品粒度-0.030mm占80~90%,磨矿产品在二段磁场强度64kA/m条件下磁选得到海绵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技大学,未经北京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910235546.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