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原状底泥沉积物自动采样器有效
申请号: | 200910243744.5 | 申请日: | 2009-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094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9 |
发明(设计)人: | 张庆华;王璞;李英明;李晓敏;丁磊;江桂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N1/08 | 分类号: | G01N1/08;G01N1/1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周国城 |
地址: | 100085***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原状底泥沉积物自动采样器,涉及环境分析技术,包括电源部分、筒体部分、采样头及密封部分。采样器进入底泥沉积物后,压力开关受电源壳体和采样筒固定件之间的挤压而闭合,减速电机启动,带动采样筒及不锈钢刀口转动采样;当电源壳体与环形重力锤间距离进入接近开关传感器探测范围后,采样停止;采样器提升过程中橡胶隔膜对采样筒下端进行密封。本发明的原状底泥沉积物自动采样器,专门用于河流、湖泊以及浅海区底泥沉积物的原样采样装置,对沉积层相对较硬的环境具有较明显的优势;可对沉积物进行快速有效的采样,实现对于沉积物样品的有效分析。 | ||
搜索关键词: | 原状 沉积物 自动 采样 | ||
【主权项】:
一种原状底泥沉积物自动采样器,包括电源部分、筒体部分、采样头及密封部分,其特征在于:电源部分固接于筒体部分上端,筒体部分下端与采样头及密封部分上端固接,三部分竖直设置,共一中心轴线;1)电源部分,包括电源壳体(1)、锂电池组(2)、电池充电器、减速电机(4)、接近开关(5)、压力开关(6);锂电池组(2)、减速电机(4)位于电源壳体(1)内,锂电池组(2)设置于减速电机(4)上端面,两者共轴;减速电机(4)转动轴向下伸出,转动轴下端固接有树脂齿轮(7);采样筒固定件(9)上表面固接有连接件(8),连接件(8)外缘与电源壳体(1)内壁形成滑动配合;起传动作用的树脂齿轮(7)与采样筒固定件(9)动连接;接近开关(5)设在电源壳体(1)下端面外缘,压力开关(6)设在电源壳体(1)下端面中心孔周缘;电源壳体(1)周缘设有多个轴向通孔,经连接件与重力锤(17)连接;2)筒体部分,包括采样筒(13),采样筒固定件(9),弧形弹性金属销(10),树脂杆(11)及过滤网(12),环形重力锤(17)及叶片(15);采样筒(13)上端与采样筒固定件(9)用弧形弹性金属销(10)固接,树脂杆(11)位于采样筒(13)中心轴上,树脂杆(11)穿过采样筒固定件(9)中心孔,并与其形成滑动配合,树脂杆(11)下端固接有隔离沉积物的圆形过滤网(12);多根不锈钢杆(14)下端与环形重力锤(17)固接,上端分别穿过电源壳体(1)周缘的轴向通孔,与其形成滑动配合,并以调节件确定电源壳体(1)与环形重力锤(17)最大间距;环形重力锤(17)外圆面均布垂直固装有多根叶片连接杆(16),连接杆(16)外端套有可转动叶片(15);3)采样头及密封部分,包括不锈钢刀口(19),弧形弹性金属销(10),橡胶隔膜(18)及橡皮环(18a);环形不锈钢刀口(19)下缘为锯齿状结构,上端圆面有直角槽口(19a),圆面对称位置固装有两个带弹簧(20a)的弹簧夹子(20);不锈钢刀口(19)与采样筒(13)之间用弧形弹性金属销(10)固接,橡胶隔膜(18)套在采样筒(13)下端并用橡皮环(18a)绑缚固定。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未经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910243744.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