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处理分散生活污水一体化A/O生物滤池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10247563.X | 申请日: | 200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235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9 |
发明(设计)人: | 周雪飞;张亚雷;苏鸿洋;李金鹏;胡茂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3/30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00 | 代理人: | 张磊 |
地址: | 200092***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处理分散生活污水一体化A/O生物滤池装置,装置外形为圆筒状结构,装置中心处设有圆筒形的竖流式初沉池,在内外筒体之间设置隔墙,将空间上划分为调节池、缺氧生物滤池、好氧生物滤池、清水池、储泥池。缺氧生物滤池、好氧生物滤池以及清水池为同心圆弧形结构。调节池内的污水经空气提升器提升入初沉池,沉淀后污水与回流硝化液一起布入缺氧生物滤池脱氮,缺氧池的底部及中间部分设有反冲洗管道,可实现分段反冲洗;缺氧池与好氧生物滤池底部连通,脱氮后污水经好氧生物滤池去除有机物、硝化处理后从表面溢流入清水池出水。装置的反冲洗废水均自流入调节池内,初沉池污泥亦通过空气提升器提升入储泥池。本发明的优点包括:具有去除有机物、脱氮功能;为紧凑的一体化结构,占地面积小;系统设备少,投资、运行费用小;排泥周期较长,便于管理;适用于农村分散污水处理。 | ||
搜索关键词: | 处理 分散 生活 污水 一体化 生物 滤池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处理分散生活污水一体化A/O生物滤池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呈圆筒状结构,装置中心处竖直设有一圆筒,为初沉池(7),在内、外筒体之间设置有隔墙,将其划分为调节池(11)、缺氧生物滤池(12)、好氧生物滤池(1)、清水池(3)和储泥池(4);其中,缺氧生物滤池(12)、好氧生物滤池(1)以及清水池(3)为同心圆弧形结构;调节池(11)包括进水管(10)和调节池污水空气提升器(9),进水管(10)位于调节池(11)池壁上部,与污水排水管道连接;调节池污水空气提升器(9)包含第一提升管(16)、第一空气喷嘴(17)、第一提升气管(18)、空气释放箱(19)、排气口(20)、出水管(21)、浮油浮渣挡管(22)和U形进水管(23),提升管(16)及提升气管(18)插入调节池(11)中,且提升管(16)的上部伸入空气释放箱(19)中,第一提升气管(18)底端通过第一空气喷嘴(17)与第一提升管(16)相通,第一提升气管(18)上端与鼓风机(48)相连,出水管(21)一端与空气释放箱(19)相连,另一端与初沉池(7)的中心管(25)相连,浮油浮渣挡管(22)套在U形进水管(23)外面;调节池污水空气提升器(9)通过管箍(24)安装固定在调节池(11)与初沉池(7)间的隔墙上;初沉池(7)包括中心管(25)、反射板(26)、污泥空气提升器(5)以及第一出水堰(27),中心管(25)的正下方为反射板(26),第一出水堰(27)位于初沉池(7)顶部;污泥空气提升器(5)包含第二提升管(16)、第二空气喷嘴(51)和第二提升气管(52),第二提升管(50)及第二提升气管(52)插入初沉池(7)中,且第二提升管(50)的上部与输泥管(13)相连,输送至储泥池(4)的底部;第二提升气管(52)底端通过第二空气喷嘴(51)与第二提升管(50)相通,提升气管(52)上端与鼓风机(48)相连;污泥空气提升器(5)通过管箍(22)安装固定在初沉池(7)与储泥池(4)间的隔墙上;第一出水堰(27)与缺氧生物滤池(12)的布水管(28)相连;缺氧生物滤池(12)包括布水管(28)、上段滤料层(29)、第一反冲洗水管(30)、第一反冲洗气管(31)、分段滤网(32)、下段滤料层(33)、承托层(34)、开孔滤板(35)、第二反冲洗水管(36)、第二反冲洗气管(37)和反冲洗排水溢流口(38),布水管(28)位于缺氧生物滤池(12)顶部,起到均匀布水的作用;缺氧生物滤池(12)的滤料层通过分段滤网(32)分为上段滤料层(29)和下段滤料层(33),两段滤料层均设有反冲洗气管和反冲洗水管,实现分段、分时反冲洗,第一反冲洗水管(30)、第一反冲洗气管(31)位于上段滤料层(29)和下段滤料层(33)之间,第二反冲洗水管(36)、第二反冲洗气管(37)位于缺氧生物滤池(12)开孔滤板(35)的下部空间;开孔滤板(35)用于承载承托层(34)及下段滤料层(33);反冲洗排水溢流口(38)位于缺氧生物滤池(12)与调节池(11)间的隔墙上部位置,高于正常液面,反冲洗废水可以自流入调节池(11)内;好氧生物滤池(1)包括开孔布水板(39)、滤料层(40)、承托层(41)、第三反冲洗气管(42)、第三反冲洗水管(43)、微孔曝气管(44)、空气管(45)、第二出水堰(46)和反冲洗排水溢流口(47),滤料层(40)位于好氧生物滤池1上部,承托层(41)位于滤料层(40)下部,微孔曝气管(44)与空气管(45)布置在承托层(41)中;第三反冲洗气管(42)、第三反冲洗水管(43)位于好氧生物滤池1的开孔布水板滤板(39)的下部空间;好氧生物滤池1出水通过第二出水堰(46)收集排入清水池(3);反冲洗排水溢流口(47)位于好氧生物滤池(1)与调节池(11)间的隔墙上部,高于正常液面,反冲洗废水可以自流入调节池(11)内;清水池(3)内设有清水空气提升器(8)及出水管(6),回流液空气提升器(8)包含第三提升管(53)、第三空气喷嘴(54)和第三提升气管(55),第三提升管(53)及第三提升气管(55)插入清水池(3)中,第三提升气管(55)底端通过空气喷嘴(54)与第三提升管(53)相通,第三提升气管(55)上端与鼓风机(48)相连,提升管(53)的末端伸至初沉池(7)的出水槽上面,与第三反冲洗水管(43)、第二反冲洗水管(36)、第一反冲洗水管(30)相连通;回流液空气提升器(8)通过管箍(24)安装固定在清水池(3)与好氧生物滤池(1)间的隔墙上;不反冲洗时,清水池(3)内的清水通过清水空气提升器8回流至缺氧生物滤池(12)进行反硝化脱氮;反冲洗时,通过清水空气提升器(8)提升用于反冲洗;储泥池(4)侧壁上部设有上清液溢流口(2),上清液达到一定液面后可直接溢流至调节池(11)。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910247563.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圆形一体化氧化沟
- 下一篇:一种气相催化生产四氟甲烷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