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低温冲击高强度球墨铸铁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256561.7 | 申请日: | 200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606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30 |
发明(设计)人: | 张杰;陈淦;张务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汇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3/08 | 分类号: | C22C33/08;B22D1/00;C21C7/064;C22C37/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1114 山东省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低温冲击高强度球墨铸铁生产方法,包括备料、熔炼、脱硫、铁液成分调整、球化处理工序,其特征在于:备料工序中,原生铁占30%-70%,废钢占10%-20%,回炉铁占10%-60%;其它添加料按以上配料的总重量的百分比加入,其中:球化剂占1.6%-2.0%,孕育剂0.4%-0.6%,脱硫剂1.2%-1.8%,增碳剂1%-3%;另外还要加Cu 0.15-0.50%。该球墨铸铁在确保低温冲击性能的前提下,提高了强度,满足了该牌号既有较高的低温冲击性能,又有较高常温强度的要求。可广泛适用于制造低温环境下使用的汽车、机车、风机和工程机械的重要高强度铸件和疲劳强度有严格要求的铸件。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温 冲击 强度 球墨铸铁 生产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抗低温冲击高强度球墨铸铁生产方法,由以下步骤生产:包括备料工序、熔炼工序、脱硫工序、铁液成分调整工序、球化处理工序、Y型试块造型及试样制备工序、机械性能与金相试验工序,其特征在于:a、所述的备料工序中,原生铁、废钢、回炉铁按重量百分比配比,其中:原生铁占30%-70%,废钢占10%-20%,回炉铁占10%-60%;其它添加料按以上原生铁、废钢、回炉铁总重量的百分比加入,其中:球化剂占以上原生铁、废钢和回炉铁总重量的1.6%-2.0%,孕育剂占以上原生铁、废钢和回炉铁总重量的0.4%-0.6%,脱硫剂占以上原生铁、废钢和回炉铁总重量的1.2%-1.8%,增碳剂占以上原生铁、废钢和回炉铁总重量的1%-3%;b、所述的熔炼工序是采用中频感应电炉熔炼铁液,一次装料1.6-2.0吨,按原生铁、回炉铁、废钢的次序依次装入,加热熔化后,升温至1510-1530℃时,静止3-5分钟,扒净铁液面上的熔渣,进行碳当量分析,并浇注光谱分析试块;c、所述的脱硫工序是采用3吨的铁液包,首先将铁液包烫热、烫透,至铁液包内温度高于800℃时,倒入中频感应电炉熔内的铁液1.4-1.5吨,吊上脱硫搅拌装置,盖在铁液包口上,并盖严,从脱硫搅拌装置的加料孔内加入1%的深度脱硫剂,搅拌5分钟,再吊起脱硫搅拌装置,扒净铁液面上的熔渣,并测温,浇注光谱分析试块,分析硫含量,以确定脱硫率,接着将铁液包内的铁液全部倒回中频感应电炉;d、所述的铁液成分调整工序,当已脱硫的铁液倒入中频感应电炉后,立即加热升温,待与中频感应电炉炉内的残存铁液混合3-5分钟,即混合均匀后,立即浇注光谱分析试块和碳当量分析样杯,根据光谱分析和碳当量分析的结果,对铁液成分进行调整,当碳含量低时,用增碳剂增碳,使碳含量达到占以上原生铁、废钢和回炉铁总重量的3.5%-3.9%的要求范围;当硅含量高时,加废钢降硅,使硅含量达到占以上原生铁、废钢和回炉铁总重量的1.8%-2.5%的要求范围;在铁液化学成分分析报告未出来之前,铁液在1350℃-1400℃下保持一段时间,同时,当铜含量达不到要求时,要加入少量废铜,使铜含量达到占以上原生铁、废钢和回炉铁总重量的0.15%-0.50%的要求范围;另外,还要使Mn含量占该球墨铸铁材质的比例≤0.20%,P含量≤0.05%,S含量≤0.015,Mg含量达到该球墨铸铁材质的0.03-0.06%,Re含量达到该球墨铸铁材质的0.01%-0.03%,等待分析结果,成分调整结束后,即快速升温至1500℃-1520℃,在此温度下保持并扒渣,扒净渣后静置3-5分钟,并浇注光谱分析试块和进行碳当量分析,对调整结果进行验证,直至使该球墨铸铁材质的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比为:C3.5%-3.9%,Si 1.8%-2.5%,Mn≤0.20%,P≤0.05%,S≤0.015,Mg0.03-0.06%,Re 0.01%-0.03%,Ti≤0.055%,Cu 0.15%-0.50%余量为Fe;e、所述的球化处理工序,球化包是用1000kg堤坝式球化盖包,堤坝的高度以保证球化材料加入后低于坝高为宜,球化包内温度不得低于800℃;处理温度为1520℃±10℃,处理温度过高吸收率低,处理温度过低则烧结温度难以保证;处理要求是:以铁液完全覆盖住进铁液孔、鎂光不外泄为宜;球化反应结束以包盖进铁液孔不出现镁光为标志,要待反应完全结束才能打开包盖,如打开包盖后铁液仍在沸腾并有镁光时,一定要等铁液表面平静后才能进行扒渣,撒集渣剂、搅拌、扒渣;扒渣干净后,在铁液面上撒上一层集渣剂,盖上包盖,吊运至浇注处;f、所述的Y型试块造型及试样制备工序,工序中的浇注温度为1360-1400℃,并采用随流瞬时孕育进行瞬时孕育,孕育剂加入量为0.10-0.15%,从球化反应结束至全包铁液浇注完控制在8分钟以内。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汇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汇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910256561.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