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减小深孔加工镗杆自激振动的方法及其动力减振镗杆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63580.2 | 申请日: | 2009-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582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30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光;赵苏军;张林;丁国富;谢斌斌;黎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西南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B29/02 | 分类号: | B23B29/02 |
代理公司: | 成飞(集团)公司专利中心 51121 | 代理人: | 郭纯武 |
地址: | 610092***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减小深孔加工镗杆自激振动的方法,利用本发明选用减振器参数设计的减振器,结构简单,拆卸方便,并可以随时根据需要修改动力减振镗刀减振器参数,由减振棒、阻尼液和橡胶圈组成的减振器,能有效抑制加工中的振动。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1)建立动力减振镗杆的理论模型,(2)在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仿真模型,选用减振器参数;(3)选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和多体动力学仿真软件ADAMS联合建立减振系统的动力学仿真模型,组成刚柔混合体模型;(4)根据上述模型设计物理减振镗杆模型;(5)选择减振棒;将两端套橡胶圈的减振棒,深入在一端由堵头密封,内腔充满阻尼液的镗杆内孔组成减振器。 | ||
搜索关键词: | 减小 加工 振动 方法 及其 动力 减振镗杆 | ||
【主权项】:
一种减小深孔加工镗杆自激振动的方法及其动力减振镗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建立动力减振镗杆的理论模型,并对其进行优化,得到优化初始值和初步的结构设计值;然后根据振动理论建立振动方程和减振模型;(2)在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仿真模型,并对其进行优化。根据优化计算结果设计镗杆,选用减振器参数,只需通过仿真模型重新进行优化计算,就可得到新的减振器参数,调整动力减振器;(3)选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和多体动力学仿真软件ADAMS联合建立减振系统的动力学仿真模型。在ANSYS中对镗杆模型进行网格划分,得到镗杆的模态,将包含镗杆模态的mnf文件导入ADAMS中;在ADAMS刚体中,通过节点与柔体连接起来,组成刚柔混合体模型;(4)根据上述模型设计物理减振镗杆模型;(5)通过仿真优化结果选择减振棒;将两端套橡胶圈(3)的减振棒(2),深入在一端由堵头(5)密封,内腔充满阻尼液的镗杆(1)内孔组成减振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西南交通大学,未经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910263580.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角度定位电子存储装置
- 下一篇:一种样板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