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荧光量子点编码聚己内酯微球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64974.X | 申请日: | 2009-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164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2 |
发明(设计)人: | 胥传来;赵媛;陈伟;匡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13/06 | 分类号: | B01J13/06;C09K11/88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04 | 代理人: | 时旭丹;刘品超 |
地址: | 214122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荧光量子点编码聚己内酯微球的制备方法,属于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将聚己内酯PCL溶解在CH2CL2中配置成非连续相,通过控制不同发射波长量子点的种类和比例的油溶性的QDs,均匀分散在非连续相中,以2%的聚乙烯醇PVA作为连续相和收集相,非连续相在连续相中形成微球,待两相流速均连续时,收集微球。本发明采用微流体的方法制备,替代传统的化学合成法,该方法操作简单,微球结构均一,形状规则,而且可以一步合成荧光编码微球。制备的微球荧光强度高,通过控制量子点的种类和比例可以得到具有不同荧光强度和亮度特征的微球,实现多元光学编码微球。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荧光 量子 编码 内酯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荧光量子点QDs编码聚己内酯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是通过控制不同发射波长量子点的种类和比例,并混合均匀以制备荧光量子点聚己内酯编码微球,步骤为:(1)称取0.1g聚己内酯PCL,溶解于100mL的CH2CL2中,配制成浓度为0.1%的PCL/CH2CL2溶液;(2)称取20g PVA,溶解于1000mL的去离子水中,配制成浓度为2%的PVA溶液作为连续相;(3)采用一种或两到三种不同波长的CdSe/ZnS QDs,选用两种QDs的用量比例为2∶1,选用三种QDs用量比例为1∶1∶1,分散于50mL PCL/CH2CL2溶液中,使得总的QDs的终浓度为0.01mg/mL,作为非连续相;(4)控制非连续相的流速为0.1mL/min,连续相的流速为2mL/min,非连续相在连续相中形成微球,收集微球于900mL 2%的PVA溶液中;(5)收集的微球于37℃的烘箱过夜固化;(6)固化后,加入100mL水使之沉降,静至5min,去上清液,反复3次,收集微球进行表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910264974.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