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硅钢炉底辊套管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73454.5 | 申请日: | 2009-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176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01 |
发明(设计)人: | 祝洪喜;邓承继;白晨;刘奎然;钟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35/66 | 分类号: | C04B35/66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樊戎 |
地址: | 430081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硅钢炉底辊套管及制备方法。其技术方案是:将2~10wt%的致密碳质原料大颗粒、2~10wt%的致密碳质原料小颗粒、80~95wt%的致密碳质原料细粉和0.3~2.0wt%的Si微粉混合,外加上述原料5~15wt%的酚醛树脂;混碾后压制成硅钢炉底辊套管管坯,在180~220℃条件下保温4~8小时,再置于压力容器内,在真空度为10000~20000Pa条件下保持15~30分钟,然后注入液态酚醛树脂,抽气至真空度为10000~20000Pa,保持15~30分钟;最后在1950~2150℃的高温条件下保温8~12小时,机械加工加工至表面粗糙度≤12.5。本发明工艺简单和能耗低;所制备的产品具有抗氧化性能好、强度高、耐磨性好、气孔率低、不结瘤和能提高硅钢板质量的特点。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硅钢 炉底辊 套管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硅钢炉底辊套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2~10wt%的致密碳质原料大颗粒、2~10wt%的致密碳质原料小颗粒、80~95wt%的致密碳质原料细粉和0.3~2.0wt%的Si微粉混合,外加上述配合料5~15wt%的酚醛树脂,混碾20~30分钟;将混碾后的混合料压制成硅钢炉底辊套管管坯,在180~220℃条件下保温4~8小时,再置于密封的压力容器内,在真空度为10000~20000Pa条件下保持15~30分钟,然后开启阀门注入液态酚醛树脂至该管坯全部被浸泡,抽气至真空度为10000~20000Pa,保持15~30分钟;最后在1950~2150℃的高温条件下保温8~12小时,采用车床和磨床加工,将高温烧成的硅钢炉底辊套管管坯加工至表面粗糙度≤12.5,即制备成硅钢炉底辊套管。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科技大学,未经武汉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910273454.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疲劳防近视眼镜
- 下一篇:新型消防装备烘干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