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理火电厂尾气污染并副产磷铵及硫酸的循环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0910300029.0 | 申请日: | 2009-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677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07 |
发明(设计)人: | 马叔骥;李丹宁;马骏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叔骥;贵州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C01B25/28 | 分类号: | C01B25/28;C01B17/69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刘楠 |
地址: | 550002贵州省贵阳市宝***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理火电厂尾气污染并副产磷铵及硫酸的循环工艺,首先用高炉生产磷酸后的炉煤气制备合成氨,用水溶解合成氨,再加入制备合成氨时分离出的CO2,得碳酸氢铵溶液,喷入火电厂尾气处理塔,析出固体亚硫酸铵并生成部分亚硫酸氢铵溶液,用固体亚硫酸铵和高炉磷酸制备磷铵,并同时放出高浓度SO2,SO2氧化后送入吸收塔经循环吸收,即得硫酸,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将现有的火电厂尾气污染治理转变到使污染源变为新资源,污染物变为新财富的循环经济开发模式,并将火电厂的余汽潜热用于合成氨工艺,使电厂的热效率得到约1.5~2.5%的提高,实现了火电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形成了煤、电、磷一体化循环经济创新工艺。 | ||
搜索关键词: | 治理 火电厂 尾气 污染 副产磷铵 硫酸 循环 工艺 | ||
【主权项】:
一种治理火电厂尾气污染并副产磷铵及硫酸的循环工艺,其特征在于:(1)用高炉生产磷酸后的炉煤气制备合成氨,其工艺是将炉煤气引入脱硫工序,然后进入催化变换工序使炉煤气中的CO与水蒸气反应制备H2,然后分离炉煤气中的CO2和N2,经铜洗工序进一步脱除炉煤气中剩余的CO,分离出的N2按照H2∶N2=3∶1的比例补入H2中,混合后进入合成塔制备合成氨;(2)将(1)制得的合成氨用水溶解再加入(1)中分离出的CO2,得碳酸氢铵溶液,喷入火电厂尾气处理塔,析出固体亚硫酸铵并生成部份亚硫酸氢铵溶液,将固体亚硫酸铵和高炉法生产的磷酸加入磷铵反应器,即生成磷铵,并同时放出高浓度的SO2,将高浓度的SO2氧化成SO3后送入吸收塔经循环吸收,即得硫酸。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叔骥;贵州科学院,未经马叔骥;贵州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910300029.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挖掘机动臂焊接预变形的控制方法
- 下一篇:异型坯连铸结晶器用保护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