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回绕道延时消波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10301953.0 | 申请日: | 2009-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3895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23 |
发明(设计)人: | 杨海平;黄静华;刘宜平;王阳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工程兵第四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4H9/04 | 分类号: | E04H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朱丽岩;白 云 |
地址: | 100036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回绕道延时消波装置,包括位于通风孔处的固定底座、活门和复位弹簧,其中活门上开有活门通风孔,相对应的固定底座上开有底座通风孔,活门由圆柱壳和与圆柱壳一端对接的半球壳连接而成,活门通风孔开在圆柱壳上,固定底座与活门形状相同并且紧贴在活门的内部,复位弹簧设置在固定底座的外底端与活门的内底面之间;固定底座、活门的外侧连接有一回绕道钢管,回绕道钢管由内套钢管、外套钢管和活动钢管三根钢管组成。本装置尽可能地降低了消波装置的尺寸和重量,提高消波装置的结构强度,其采用回绕道延时结构,使通风孔在冲击波到达前提前关闭,将冲击波全部阻挡在通风孔之外,主要用于防护工程的通风口,防止冲击波从通风口进入工程内部。 | ||
搜索关键词: | 回绕 延时 装置 | ||
【主权项】:
1.一种回绕道延时消波装置,包括位于通风孔处的固定底座(1)、活门(2)和复位弹簧(4),其中活门(2)上开有活门通风孔(2.3),相对应的固定底座(1)上开有底座通风孔(5),其特征在于:活门(2)由圆柱壳(2.2)和与圆柱壳一端对接的半球壳(2.1)连接而成,活门通风孔(2.3)开在圆柱壳(2.2)上,固定底座(1)与活门(2)形状相同并且紧贴在活门(2)的内部,复位弹簧(4)设置在固定底座(1)的外底端与活门(2)的内底面之间;固定底座(1)、活门(2)的外侧连接有一回绕道钢管(3),回绕道钢管(3)由内套钢管(3.1)、外套钢管(3.2)和活动钢管(3.3)三根钢管组成,内套钢管(3.1)位于外套钢管(3.2)内部后段位置且内套钢管(3.1)尾端通过密封连接件(7)与外套钢管(3.2)尾端连接,固定底座(1)和活门(2)开口向外、位于外套钢管(3.2)内部前段位置,且固定底座(1)通过密封固定件(8)与外套钢管(3.2)首端连接,活动钢管(3.3)位于内套钢管(3.1)和外套钢管(3.2)之间,其首端与活门(2)的尾端密封固定连接,其尾端伸入至内套钢管(3.1)和外套钢管(3.2)之间的空隙内;内套钢管(3.1)、外套钢管(3.2)和活动钢管(3.3)与活门(2)、密封连接件(7)和密封固定件(8)围成一回绕道(6),回绕道(6)的入口与外界连通,回绕道(6)的出口与所述活门通风孔(2.3)和底座通风孔(5)相连通。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工程兵第四设计研究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工程兵第四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910301953.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锁
- 下一篇:自吸式全自动二次水处理回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