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槽底出电铝电解槽阴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0920011136.7 | 申请日: | 2009-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6747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23 |
发明(设计)人: | 杨晓东;刘雅锋;周东方;朱佳明;邹智勇;孙康建;胡红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25C3/08 | 分类号: | C25C3/08 |
代理公司: | 辽宁沈阳国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 钢 |
地址: | 110001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槽底出电铝电解槽阴极结构,属于铝电解槽技术领域。它包括槽壳和内衬,阴极炭块之间采用扎固材料连接,阴极炭块之间的距离拉大,扎固材料的高度低于阴极炭块的高度,或阴极炭块间距不拉大,阴极炭块上表面放挡块,阴极钢棒垂直安装在阴极炭块的底部,阴极钢棒从电解槽的底部穿出。阴极钢棒垂直阴极炭块底面安装,并从槽底穿出,基本消除了铝液中的水平电流,提高了电解槽的稳定性,同时缩短了阴极导电路径,降低了阴极压降。本实用新型将巨大的铝池分割成若干小的区域,有效地束缚了铝液由于受到电磁力的作用而产生的流动和波动,提高了电解槽的稳定性,可以降低铝液高度和极距,可达到提高电流效率,大大减少无谓的电能消耗,节能降耗效果非常明显。 | ||
搜索关键词: | 槽底出电铝 电解槽 阴极 结构 | ||
【主权项】:
1、槽底出电铝电解槽阴极结构,它包括槽壳和内衬,其特征在于内衬主要由阴极炭块、侧部内衬、底部内衬以及扎固材料组成,阴极炭块之间采用扎固材料连接,阴极炭块之间的距离拉大,扎固材料的高度低于阴极炭块的高度,或阴极炭块间距不拉大,阴极炭块上表面放挡块,阴极钢棒垂直安装在阴极炭块的底部,阴极钢棒从电解槽的底部穿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未经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920011136.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通用多路继电器控制系统
- 下一篇:太阳电池性能测试用自适应量程测试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