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针刺无纺布开松混棉生产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45302.5 | 申请日: | 2009-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06500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7 |
发明(设计)人: | 陈显平;王海英;刘志伟;古利;王仕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怡星(无锡)汽车内饰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G21/00 | 分类号: | D01G21/00;D01G7/00;D01G9/00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曹祖良 |
地址: | 214111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针刺无纺布开松混棉生产设备,包括开包机、第一开松机构、棉仓、再开松机构和精开松机构,开包机与第一开松机构相连通,第一开松机构与棉仓相连通,再开松机构与精开松机构相连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开松机构和混棉机,第二开松机构设置于第一开松机构与棉仓之间,第二开松机构输出端连接有三通管,三通管的第一支路与棉仓相连通;三通管的第二支路通过所述混棉机与再开松机构相连通。本实用新型增设了一道开松机构,提高了纤维的开松效果;增设了混棉机,使各种纤维混合更均匀;采用机器喂入,克服了人工喂入不均匀导致轴颈绕棉的现象,降低了设备故障率;自动化程度高,减轻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 ||
搜索关键词: | 针刺 无纺布 混棉 生产 设备 | ||
【主权项】:
1、一种针刺无纺布开松混棉生产设备,包括开包机(1)、第一开松机构(2)、棉仓(4)、再开松机构(6)和精开松机构(7),开包机(1)与第一开松机构(2)相连通,第一开松机构(2)与棉仓(4)相连通,再开松机构(6)与精开松机构(7)相连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开松机构(3)和混棉机(5),第二开松机构(3)设置于第一开松机构(2)与棉仓(4)之间,第二开松机构(3)输出端连接有三通管(15),三通管(15)的第一支路与棉仓(4)相连通;三通管(15)的第二支路通过所述混棉机(5)与再开松机构(6)相连通。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怡星(无锡)汽车内饰件有限公司,未经怡星(无锡)汽车内饰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920045302.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