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鼻咽粘膜保护管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77984.8 | 申请日: | 2009-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538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发明(设计)人: | 杨涛;魏玮;邓小明;侯炯;熊源长;陈辉;包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M39/08 | 分类号: | A61M39/08;A61B1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德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04 | 代理人: | 丁振英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是一种经鼻插管时用于保护鼻咽粘膜并方便经鼻插管的鼻咽粘膜保护管由套管(1)、套管接口(2)和套管引导棒(3)组成;套管接口(2)呈漏斗状,由体部(2.1)和衔接部(2.2)组成,衔接部(2.2)用于将套管接口(2)套接于套管的一端;套管引导棒(3)由拉环(3.1)、体部(3.2)、头部(3.3)和(3.3)和包裹于头部的气囊组成,气囊略伸出套管前端管口,气囊的充气管(3.4)沿套管引导棒外壁延伸至拉环旁,用于对气囊进行充气和放气。本实用新型使插入导管时不直接与鼻腔及鼻咽部粘膜接触,可大大降低出血的发生及分泌物的产生,使内镜的视野变得清晰,有利于手术的正常进行和提高手术的质量及安全性。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鼻咽 粘膜 保护 | ||
【主权项】:
一种鼻咽粘膜保护管,其特征在于由套管(1)、套管接口(2)和套管引导棒(3)组成,套管接口(2)呈漏斗状,由体部(2.1)和衔接部(2.2)组成,衔接部(2.2)用于将套管接口(2)套接于套管(1)的一端;套管引导棒(3)由拉环(3.1)、体部(3.2)、头部(3.3)和包裹于头部的气囊组成,拉环底座的形状大小与套管接口的体部(2.1)内腔匹配,体部(3.2)的长度与套管(1)长度匹配,外径略小于套管(1)的内径,其头部(3.3)包裹的气囊略伸出套管(1)前端的管口,气囊的充气管(3.4)沿套管引导棒外壁延伸至拉环旁,用于对气囊进行充气和放气。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920077984.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框架型耐火浇注料块
- 下一篇:便携式单人用饮水过滤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