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式酸气或酸雾冷凝吸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88755.6 | 申请日: | 2009-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75832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06 |
发明(设计)人: | 段铁城;吴建中;闫万峰;李伟华;胡建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农大迅捷测试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00 | 分类号: | B01D5/00;B01D53/18;B01L3/00;G01N1/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0002***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携式酸气或酸雾冷凝吸收装置。旨在提供一种安全高效、集酸气冷凝回收和吸收处理一体化的便携式酸气或酸雾冷凝吸收装置。它包括冷凝外壁、内隔壁、上密封盖及密封底座,冷凝外壁与内隔壁之间为冷凝腔,内隔壁中的空腔为吸收腔,冷凝腔与吸收腔由导气管连通,且该导气管出气口位于吸收腔的中部或下部;在上密封盖上至少设置一个通至冷凝腔中部或下部的进气管,连通吸收腔的排气孔/排气管设置于上密封盖上;在密封底座上分别设置有冷凝腔与吸收腔的排液通道。该装置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拆装,具有压力调节功能,安全性高,适用于现场测定,可避免废酸气/酸雾的直接排放,减少或避免环境污染。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冷凝 吸收 装置 | ||
【主权项】:
1.一种便携式酸气或酸雾冷凝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冷凝外壁、内隔壁、上密封盖及密封底座,冷凝外壁与内隔壁之间为冷凝腔,内隔壁中的空腔为吸收腔,冷凝腔与吸收腔由导气管连通,且该导气管出气口位于吸收腔的中部或下部;在所述上密封盖上至少设置一个通至冷凝腔中部或下部的进气管,连通吸收腔的排气孔/排气管设置于上密封盖上;在所述密封底座上分别设置有冷凝腔与吸收腔的排液通道。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农大迅捷测试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河南农大迅捷测试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920088755.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光二极管艺术灯光装置
- 下一篇:多层式布料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