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旋定翼复合式飞行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07801.2 | 申请日: | 2009-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76669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06 |
发明(设计)人: | 王新华;张瑞峰;樊鹏辉;蔡开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B64C27/22 | 分类号: | B64C27/22;B64C27/28;B64C27/59 |
代理公司: | 北京慧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顺荣 |
地址: | 100191北京市海淀区学***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旋定翼复合式飞行器,它由共轴反桨、反向传动装置、发动机输出轴、带起动发电机的发动机、机翼、尾部桨叶、着陆架、涵道、舵机、整流片、机身、电机、电机驱动轴、机翼小迎角控制机构、副翼舵面、尾翼舵面组成。共轴反桨位于该飞行器上部,它与发动机输出轴相连;反向传动装置安装在共轴反桨之间;电机与电机驱动轴连接,由发动机上的起动发电机供电;机翼位于飞行器中部两侧与机身连接;尾部桨叶位于飞行器尾部,它安装在电机驱动轴后部;着陆架位于机身下部并与之固接;涵道与着陆架连接;整流片装在涵道内,与舵机相连;机翼小迎角控制机构装在机翼上。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构思科学,它具有广泛的实用价值和应用前景。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旋定翼 复合 飞行器 | ||
【主权项】:
1、一种旋定翼复合式飞行器,其特征在于:该飞行器由共轴反桨、反向传动装置、发动机输出轴、带起动发电机的发动机、机翼、尾部桨叶、着陆架、涵道、舵机、整流片、机身、电机、电机驱动轴、机翼小迎角控制机构、副翼舵面、尾翼舵面组成。共轴反桨位于该飞行器上端部,它与发动机输出轴相连;反向传动装置安装在共轴反桨之间;电机与电机驱动轴连接;机翼位于飞行器中部两侧,与机身连接;尾部桨叶位于飞行器下部,它被安装在电机驱动轴下端部;着陆架位于机身下端部并与之固接;涵道与着陆架连接;整流片安装在涵道内、与舵机连接;机翼小迎角控制机构安装在机翼上;副翼舵面、尾翼舵面分别安装在机翼和尾部涵道上; 所述共轴反桨,是由上螺旋桨和下螺旋桨组成,上螺旋桨安装在发动机输出轴上端部,下螺旋桨安装在反向传动装置的外连接架上; 所述反向传动装置,是由内、外连接架和齿轮反向驱动机构组成,内、外连接架安装在发动机输出轴上,齿轮反向驱动机构安装在外连接架内;其中,齿轮反向驱动机构是由齿轮架、正向输出齿轮、四个增速齿轮、增速上齿轮、增速下齿轮、增速齿轮轴组成,它们互相啮合; 所述发动机输出轴是一根直径不等的多台阶轴,上螺旋桨、内、外连接架、发动机都安装在发动机输出轴上;尾部桨叶安装在电机驱动轴上,发动机规格为35KW全铝活塞发动机; 所述电机其型号规格是6KW起动发电机及直流无刷电机; 所述机翼的断面形状是对称翼型即NACA0212;它位于飞行器中部两侧与机身连接; 所述尾部桨叶是三片扇叶,它安装在电机驱动轴下端部,被涵道包围;所述着陆架是钢结构支架,它有四个支脚,连接在机身下部,供飞行器着陆用; 所述涵道是圆筒形构件,它与着陆架固接在飞行器底部; 所述整流片是由俯仰控制整流片和偏航控制整流片组成,它们安装在涵道内,受俯仰舵机和偏航舵机操控偏转; 所述机身是飞行器的一个壳体,它呈流线型态,机翼、着陆架安装其上; 所述机翼小迎角控制机构,它由小迎角调节驱动齿轮、小迎角调节传动齿轮和小迎角控制电机组成;小迎角控制电机连接并驱动小迎角调节驱动齿轮,小迎角调节驱动齿轮与小迎角调节传动齿轮啮合,小迎角调节传动齿轮与机翼连接; 所述副翼舵面包括左副翼舵面、右副翼舵面,分别由左副翼舵机和右副翼舵机控制;所述尾翼舵面包括上左尾翼舵面、上右尾翼舵面、下左尾翼舵面、下右尾翼舵面,分别由上左尾翼舵机、上右尾翼舵机、下左尾翼舵机、下右尾翼舵机控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920107801.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涨袋全开加料机构
- 下一篇:自行车中轴增速传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