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行跳动球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48359.8 | 申请日: | 2009-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99248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0 |
发明(设计)人: | 林丽香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丽香 |
主分类号: | A63H33/00 | 分类号: | A63H33/00;A63H29/22;A63H31/08;F21V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慧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顺荣 |
地址: | 台湾省台北市***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行跳动球,是一种由上、下壳体及装设于该下壳体内的振动装置所组成的自行跳动球,主要在于使用时必须将上、下壳体接合完整才能同时启动作用,一旦上、下壳体分离,则电源立即断开,使作用立即停止;该振动装置内装设有至少二道启动开关,其中一道更是为安全开关的作用,因此可大幅增进使用安全性;同时,该等上、下壳体间是借由挠曲扣接构造接合,能方便操作接合动作,并可使接合状态更为牢靠。 | ||
搜索关键词: | 自行 跳动 | ||
【主权项】:
1.一种自行跳动球,其特征在于:该自行跳动球由一上壳体、一下壳体及一装设于该下壳体内的振动装置所组成,该上、下壳体的外部表面上分别设有复数个弹性凸体;该上壳体及下壳体其中一者的外部接近开口端的外表面上设立有一勾状扣杆,其数量为至少二处以上,而另一者的外部接近开口端的外表面上则接合一挠性扣片,其上开设一扣孔,挠性扣片的数量及位置与前述的勾状扣杆相对应且为至少二处以上,该等上、下壳体组合后操作挠性扣片使其扣孔扣合住对应的勾状扣杆,该上壳体内部组设有一压件;该振动装置则至少包括:一作用匣、一作用轴、一马达、一减速齿轮组、一第一启动开关、一第二启动开关、一弹性体、一启动掣件及一定位轴套,其中,该作用轴的二端分别组设于该下壳体内部二侧,形成配设于该下壳体内部的状态;该作用匣由一中间匣体、一盖体及一电池盖所组成,该中间匣体与该盖体间成型若干分隔空间,供至少容置组装入该等马达、减速齿轮组、第一启动开关、第二启动开关、弹性体、启动掣件及定位轴套,该马达相对于该作用匣呈配重偏心状态,其轴心带动该减速齿轮组作用,并即驱动该作用轴转动,进而带动整体振动装置转动;该启动掣件活接套设于该作用轴上并由形成于其一侧的推动钮容置于该中间匣体一侧边的定位槽内;该第一启动开关与第二启动开关以并联式电性连接关系接合,并皆容置于该中间匣体内部,第一启动开关的开关钮穿出该中间匣体的壁体,第二启动开关的开关钮外侧套接一弹性体,该开关钮与启动掣件一外伸的压板贴触到,上、下壳体组合后,上壳体内部所组设的压件即同时压迫性推动该启动掣件的推动钮,使带动整体启动掣件向中间匣体内部方向移动,使该启动掣件的压板按压该第二启动开关的开关钮及该弹性体;该定位轴套固接于该作用轴上,并以紧配合方式容置于该中间匣体内部的定位槽内;该中间匣体与该电池盖间的空间供容置电池以提供所需电力。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丽香,未经林丽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920148359.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装配控制方法、系统及设备
- 下一篇:龙门车电气控制同步与纠偏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