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抗逆变颠覆无缝换接电动机调速控制系统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920151901.5 申请日: 2009-04-30
公开(公告)号: CN201422099Y 公开(公告)日: 2010-03-10
发明(设计)人: 马小亮;梁慧冰;杨华 申请(专利权)人: 广东华拿东方能源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H02P27/06 分类号: H02P27/06;H02H7/08
代理公司: 北京双收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吴 杰
地址: 510663广东省广州市科学城彩***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抗逆变颠覆无缝换接电动机调速控制系统,该系统包括整流器、升压斩波器、抗逆变颠覆保护单元和SCR逆变器,本系统适用于普通绕线及内反馈绕线异步电动机、绕笼式无刷双馈电动机和绕笼型内反馈无刷电动机,解决了因电网电压大幅降低或消失瞬间导致逆变颠覆的问题,抗逆变颠覆保护单元确保当因电网电压瞬间大幅降低或消失时,不致产生逆变颠覆,并实现逆变电路和保护环节的无缝换接,电动机转速基本维持不变,特别适用于生产工艺不允许设备转速有明显波动的场合,系统可靠性高,控制简单方便。
搜索关键词: 抗逆变 颠覆 无缝 电动机 调速 控制系统
【主权项】:
1、一种抗逆变颠覆无缝换接电动机调速控制系统,包括电动机系统(MD)、调速系统(FC)和控制系统(PLC),所述调速系统(FC)分别与所述电动机系统(MD)、控制系统(PLC)连接,所述电动机系统(MD)与所述控制系统(PLC)连接,所述调速系统(FC)包括不可控整流器(DR)、升压斩波器(BC)、接触器(KM4)和逆变器(TI),所述升压斩波器(BC)包括第一电感(LS1)、第一二极管(SD1)、第一电容(C)、第一场效应晶体管(1CS),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升压斩波器(BC)和所述逆变器(TI)之间还连接有抗逆变颠覆保护单元(NFD)和第二电感(LS2),所述抗逆变颠覆保护单元(NFD)包括第二场效应晶体管(2C8)、第七电阻(R7)、第八二极管(D8)、晶闸管(SCR)、快速二极管(BOD)、第九电阻(R9)、第九二极管(D9)、第三电容(C3)、第八电阻(R8)、第十二极管(D10)和第三场效应晶体管(3CS),所述第二场效应晶体管(2CS)的基极与所述控制系统(PLC)连接,所述第二场效应晶体管(2CS)的漏极分别与所述第七电阻(R7)的一端、所述晶闸管(SCR)的输入端、所述第八二极管(D8)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八二极管(D8)的输出端、所述快速二极管(BOD)的输入端、所述第十二极管(D10)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快速二极管(BOD)的输出端通过第九电阻(R9)与所述第九二极管(D9)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晶闸管(SCR)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九二极管(D9)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三电容(C3)的一端、所述第八电阻(R8)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场效应晶体管(2CS)的源极分别与所述晶闸管(SCR)的输出端、所述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所述第八电阻(R8)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三场效应晶体管(3CS)的源极连接,所述第三场效应晶体管(3CS)的漏极与所述第十二极管(D10)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场效应晶体管(3CS)的基极与所述控制系统(PLC)连接,所述逆变器(TI)通过所述第二电感(LS2)与所述第三场效应晶体管(3CS)的漏极连接,所述接触器(KM4)分别与所述电动机系统(MD)和所述逆变器(TI)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华拿东方能源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华拿东方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920151901.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