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漂浮救生的煤矿井下工作服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67980.9 | 申请日: | 2009-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388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4-21 |
发明(设计)人: | 李小银;于万樵;王立莹;李和国;栗丽;刘斌;李雷;陈学锋;赵新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范建文;赵新平 |
主分类号: | A41D13/00 | 分类号: | A41D13/00;B63C9/105 |
代理公司: | 中国人民解放军防化研究院专利服务中心 11046 | 代理人: | 刘永盛 |
地址: | 04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漂浮救生的煤矿井下工作服,它包括煤矿井下工作服和自动充气漂浮救生装置,其特征是将自动充气式漂浮救生装置嵌入到煤矿井下工作服中,漂浮救生装置的倒U型结构气囊折叠后面积小,不影响排汗透湿,生理舒适性良好;漂浮救生装置遇水或来动拉绳时,自动充气装置激发,气瓶中的压缩气体充入气囊,气室膨胀,封条受力自行打开,折叠气囊展开,煤矿井下工作服变成漂浮救生衣;当气囊亏气时,可以通过口吹充气管进行补气。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自动充气漂浮救生装置,包括水敏元件、拉绳、充气装置和气瓶,它能够在瞬间自动充气膨胀,也能够手动进行充气膨胀,安全性能好。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漂浮 救生 煤矿 井下 工作服 | ||
【主权项】:
一种可漂浮救生的煤矿井下工作服,包括工作服和自动充气式漂浮救生装置(2),其特征是工作服采用分体式设计,工作服上衣(1)为双层结构设计,分为外层(8)和内衬(9),在上衣(1)外层(8)内侧左、右胸部和背部位置分别缝制固定条(6),在上衣(1)外层(8)外侧的右侧腰部位置和左侧胸部位置分别开口,并在开口处外侧分别设计下侧开口和右侧开口的罩兜A(18)和罩兜B(19);自动充气式漂浮救生装置(2)由气囊(3)、自动充气装置(4)、气瓶(5)和口吹充气管(10)组成;气囊(3)是倒U型结构,由气道(15)、前气室(16)和后气室(17)组成,气道(15)是连接充气装置(11)与所有气室的气体通道部分;自动充气装置(4)由充气装置(11)和水敏元件(12)组成,充气装置(11)设有手动充气的拉绳(13),水敏元件(12)为自动充气控制元件,充气装置(11)与气囊(3)高频热合相连,上端连接口与气瓶(5)相连,下端与水敏元件(12)相连;自动充气装置(4)安装在气囊(3)正面右侧腰部位置,口吹充气管(10)安装在气囊(3)正面左侧胸部位置;将自动充气式漂浮救生装置(2)的前气室(16)和后气室(17)折叠后装入上衣(1)夹层中,通过纽扣(14)与上衣(1)连接,并由7个固定条(6)锁紧固定,将自动充气装置(4)和口吹充气管(10)分别置于罩兜A(18)和罩兜B(19)内,将气瓶(5)置于上衣(1)夹层中间。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范建文;赵新平,未经范建文;赵新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920167980.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球面滚压包合机
- 下一篇:一种外墙清洗装置及外墙清洗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