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导弹高温热试验弹体前表面温度的非接触式红外测量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72143.5 | 申请日: | 2009-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17178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0 |
发明(设计)人: | 吴大方;刘成翔;郑力铭;王静涛;司文密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J5/00 | 分类号: | G01J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迪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成金玉;卢 纪 |
地址: | 10019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导弹高温热试验弹体前表面温度的非接触式红外测量装置,包括锥型水冷式红外光线抗混叠引导管、钨基锥型红外光线引导头、水冷管、红外测温仪与计算机、在模拟导弹高超音速飞行的高温瞬态气动热冲击试验中,设计了在弹体表面和红外测温仪接收镜头之间安装由耐高温、小直径钨基锥型红外光线引导头与锥型水冷式红外光线抗混叠引导管构成锥型通光管道,使导弹外壳前表面的小尺寸点状区域发出的红外光线直接穿越温度更高的红外辐射热源阵列加热区域到达红外测温仪的接收镜头。本实用新型能在红外辐射热源阵列产生1300℃-1500℃的高温条件下工作,并有效地避免了温度很高的红外辐射热源阵列对导弹前表面的红外光线产生混叠干扰,使导弹高温气动热试验弹体前表面的测温结果准确、可靠。 | ||
搜索关键词: | 导弹 温热 试验 弹体 表面温度 接触 红外 测量 装置 | ||
【主权项】:
1、导弹高温热试验弹体前表面温度的非接触式红外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镍基不锈钢锥型水冷式红外光线抗混叠引导管(1)、钨基锥型红外光线引导头(2)、水冷管入口(3)、水冷管出口(4)、红外测温仪(9)和计算机(11);镍基不锈钢锥型水冷式红外光线抗混叠引导管(1)上焊接有水冷管入口(3)和水冷管出口(4);钨基锥型红外光线引导头(2)与镍基不锈钢锥型水冷式红外光线抗混叠引导管(1)由镍基焊口(5)连接成一体,使镍基不锈钢锥型水冷式红外光线抗混叠引导管(1)和钨基锥型红外光线引导头(2)的中心线处于同一轴线上;钨基锥型红外光线引导头(2)和镍基不锈钢锥型水冷式红外光线抗混叠引导管(1)的内部构成一可通过红外光线的锥型通光管道(6);镍基不锈钢锥型水冷式红外光线抗混叠引导管(1)由第一调整支架(7)支撑,红外测温仪(9)通过第二支架(10)支撑,调整第一调整支架(7)和第二支架(10)的高度,使红外测温仪(9)中的红外测温镜头(8)和镍基不锈钢锥型水冷式红外光线抗混叠引导管(1)的中心线同轴;钨基锥型红外光线引导头(2)穿过比导弹弹体(13)前表面温度更高的红外辐射热源阵列(14),使得导弹弹体(13)前表面的红外光线可直接通过钨基锥型红外光线引导头(2)与镍基不锈钢锥型水冷式红外光线抗混叠引导管(1)内部构成的锥型通光管道(6)照射到红外测温仪(9)的红外测温镜头(8)上,再由计算机(11)的实时处理,得到导弹气动热模拟试验中导弹弹体前表面的高温动态变化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920172143.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