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陆两用自行车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97828.5 | 申请日: | 2009-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382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04 |
发明(设计)人: | 王恩惠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恩惠 |
主分类号: | B60F3/00 | 分类号: | B60F3/00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徐雪波 |
地址: | 3154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陆两用自行车,包括三角形车架(1)、前轮(2)、后轮(3)和动力传动机构(4),前轮支撑架(21)与三角形车架(1)前端连接固定,前轮支撑架(21)下端连接前轮转轴(22),前轮(2)可转动设置在所述前轮转轴(22)上,后轮支撑架(31)与三角形车架(1)后端连接固定,后轮支撑架(31)下端连接后轮转轴(32),后轮(3)可转动设置在后轮转轴(32)上,其特征在于:前轮支撑架(21)上可拆装设置有可以固定气囊的第一U型支架(23)、第一横杆(24)、第一伸缩杆(25)、前气囊支撑杆(26)和前气囊固定架(27);后轮支撑架(31)上可拆装设置有可以固定气囊的第二U型支架(33)、第二横杆(34)、第二伸缩杆(35)、后气囊支撑杆(36)和后气囊固定架(3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更换使用场所非常方便,结构巧妙合理。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陆 两用 自行车 | ||
【主权项】:
一种水陆两用自行车,包括三角形车架(1)、前轮(2)、后轮(3)和动力传动机构(4),前轮支撑架(21)与所述三角形车架(1)前端连接固定,所述前轮支撑架(21)下端连接前轮转轴(22),所述前轮(2)可转动设置在所述前轮转轴(22)上,后轮支撑架(31)与所述三角形车架(1)后端连接固定,所述后轮支撑架(31)下端连接后轮转轴(32),所述后轮(3)可转动设置在所述后轮转轴(32)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轮支撑架(21)前端向前设置有第一U型支架(23),第一U型支架(23)的两个自由端连接在第一横杆(24)上,第一横杆(24)的两端分别连接竖向设置的第一伸缩杆(25)的第一端,第一伸缩杆(25)的第二端可转动连接前气囊支撑杆(26),前气囊支撑杆(26)上固定有前气囊固定架(27),前气囊固定架(27)上设置有能让前轮转轴穿过的第一通孔(271);气囊(8)能在前气囊支撑杆(26)与第一伸缩杆(25)成一角度连接时固定在前气囊固定架(27)上;第一伸缩杆(25)的外杆上设置有一能让前轮转轴(22)穿过的第二通孔(251);第一伸缩杆(25)处于缩进状态时,前轮转轴(22)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个前气囊固定架(27)上的第一通孔(271),并通过紧固螺母连接固定;第一伸缩杆(25)处于展开状态时,前轮转轴(22)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个第一伸缩杆(25)外杆上的第二通孔(251),并通过紧固螺母连接固定;所述后轮支撑架(31)后端向后设置有第二U型支架(33),第二U型支架(33)的两个自由端连接在第二横杆(34)上,第二横杆(34)的两端分别连接竖向设置的第二伸缩杆(35)的第一端,第二伸缩杆(35)的第二端可转动连接后气囊支撑杆(36),后气囊支撑杆(36)上固定有后气囊固定架(37),后气囊固定架(37)上设置有能让后轮转轴穿过的第三通孔(371);气囊(8)能在后气囊支撑杆(36)与第二伸缩杆(35)成一角度连接时固定在后气囊固定架(37)上;第二伸缩杆(35)的外杆上设置有一能让后轮转轴穿过的第四通孔(351);第二伸缩杆(35)处于缩进状态时,后轮转轴(32)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个后气囊固定架(37)上的第三通孔(371),并通过紧固螺母连接固定;第二伸缩杆(35)处于展开状态时,后轮转轴(352)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个第二伸缩杆(35)外杆上的第四通孔(351),并通过紧固螺母连接固定。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恩惠,未经王恩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920197828.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发电的电动车
- 下一篇:文管用品片材的复合层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