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凹放热界面真空循环集热元件太阳集热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12224.3 | 申请日: | 2009-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691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01 |
发明(设计)人: | 施国梁 | 申请(专利权)人: | 邱丽琴 |
主分类号: | F24J2/32 | 分类号: | F24J2/32;F24J2/4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75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内凹放热界面真空循环集热元件太阳集热装置,由若干个内凹放热界面真空循环集热元件和负载容器及安装机架组成,集热元件用置于真空隔热层内的吸收体和一个由上行管、下行管及放热端构成的自然循环流道组成,其特征在于集热元件具有内凹的放热界面,上行管与吸收体低热阻连接或一体制作。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包括:对于可倾斜或垂直安置的场合,循环传热无需配备动力、启动快、抗冻、不炸管、单管损坏仍然能集热、可制造水质符合卫生标准、得热多、保温性能优异的太阳集热装置;换热界面设计自由、对真空度不敏感、可半永久性稳定工作在20~500℃范围、可用低碳钢和铝代替铜、过热保护的集热元件能防止空晒事故。结合附图给出六个实施例。 | ||
搜索关键词: | 放热 界面 真空 循环 元件 太阳 装置 | ||
【主权项】:
内凹放热界面真空循环集热元件太阳集热装置,由若干个内凹放热界面真空循环集热元件和负载容器及安装机架组成,负载容器包括贮水式热水箱和集热元件联集盒;内凹放热界面真空循环集热元件用置于真空隔热层内的吸收体和一个由上行管、下行管及放热端构成的自然循环流道组成,自然循环流道内部灌装但不充满液态热媒,其特征在于集热元件具有内凹的放热界面,集热元件自然循环流道的上行管与置于真空隔热层内的吸收体低热阻连接或者与吸收体一体制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邱丽琴,未经邱丽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920212224.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