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墙体裂缝灌浆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43777.5 | 申请日: | 2009-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678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01 |
发明(设计)人: | 贾彬;李旭;戴烽滔;唐易达;王汝恒;张誉;李源;陈晓强;曹少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21010 四川省绵***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墙体裂缝灌浆装置,包括固定于机架上的带动力机构(1)的增压机构(4),储料斗(3),注浆管接口(10),其特征在于增压机构(4)的构成是:一个与动力机构(1)连接的转子,转子径向端面上固定有圆环状转动壳(14),沿圆环状转动壳(14)径向端面圆周上固定有推浆块(12);一个固定于机架上的圆环状U型外壳(15),圆环状U型外壳(15)的U型开口端边缘与圆环状转动壳(14)的边缘之间设有相互配合的滑行通道(21),圆环状U型外壳(15)与圆环状转动壳(14)通过滑行通道(21)围成浆料输送腔(16);一个固定于机架上的挡浆装置(18)。 | ||
搜索关键词: | 墙体 裂缝 灌浆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墙体裂缝灌浆装置,包括固定于机架上的带进浆口和出浆口(19)的增压机构(4),固定于机架上并位于进浆口上面的与进浆口连通的的储料斗(3),与出浆口(19)连通的注浆管接口(10),其特征在于增压机构(4)的构成是:一个带动力输出轴(2)的动力机构(1);一个与动力机构(1)的动力输出轴(2)连接的转子,转子径向端面上固定有圆环状转动壳(14),沿圆环状转动壳(14)径向端面圆周上固定有一个或均匀固定有多个推浆块(12);一个固定于机架上的圆环状U型外壳(15),圆环状U型外壳(15)的U型开口端与圆环状转动壳(14)相对;圆环状U型外壳(15)的U型开口端边缘与圆环状转动壳(14)的边缘之间设有相互配合的滑行通道(21),该滑行通道(21)包括轨道和轨道槽,轨道与轨道槽中的一个为圆环状U型外壳(15)的U型开口端边缘,另一个为圆环状转动壳(14)的边缘;在位于从进浆口到出浆口(19)沿转子自上而下转动处的一段圆环状U型外壳(15)与圆环状转动壳(14)通过滑行通道(21)围成浆料输送腔(16);推浆块(12)沿转子径向的最大断面形状与浆料输送腔(16)沿转子径向断面形状一致,且推浆块(12)沿转子径向最大断面略小于浆料输送腔(16)的沿转子径向断面;一个固定于机架或者圆环状U型外壳(15)上的挡浆装置(18),挡浆装置(18)包括挡浆板(22)、压缩弹簧(26)、导向槽(24),压缩弹簧(26)一端固定于机架或者圆环状U型外壳(15)上,另一端顶在挡浆板(22)尾部,导向槽(24)设于机架或者圆环状U型外壳(15)上,挡浆板(22)头部穿过导向槽(24)后伸入浆料输送腔(16)末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科技大学,未经西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920243777.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电互补变频冷却自然送风基站机房
- 下一篇:水泥灌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