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低碳生态与抗灾型结构的楼房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65533.7 | 申请日: | 2009-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605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25 |
发明(设计)人: | 李远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远辉 |
主分类号: | E04H1/00 | 分类号: | E04H1/00;E04D13/18;E04F17/10;F03D9/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任海燕 |
地址: | 516006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低碳生态与抗灾型结构的楼房,包括楼房主体以及绿色能源采集利用系统,雨水、废水、垃圾回收处理及资源再生系统,主体各层包括绿化活动区以及商住区,商住区与绿化活动区为钢筋混凝土整体结构,在各层绿化活动区均种植有绿化带,在绿化活动区设置有竖直通风采光井;绿色能源采集利用系统用于采集风能、太阳能并转换为电能;雨水、废水、垃圾回收处理及资源再生系统用于收集和处理回收各种废水和垃圾。本实用新型采用风能、太阳能作为整个楼房的能量来源,环保生态,对于生活废水垃圾的处理也采用内部处理、回收的方式,消除了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并且在楼房各商住层均设置了绿化带,楼房各层空间大,居住舒适。同时,楼房结构、各层布局科学,整体刚度大,具有消防、抗震、抗风的抗灾功能。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态 抗灾 结构 楼房 | ||
【主权项】:
一种低碳生态与抗灾型结构的楼房,包括楼房主体以及安装于主体上的绿色能源采集利用系统,雨水、废水、垃圾回收处理及资源再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楼房主体各层均包括绿化活动区(1)以及至少两个商住区(2),商住区设置于绿化活动区外围,商住区与绿化活动区为钢筋混凝土整体结构,在各层绿化活动区均种植有绿化带(11),在整个楼房绿化活动区设置有垂直贯穿各层绿化活动区的竖直通风采光井(12),每层的各商住区之间相互间隔,利于各绿化活动区横向通风采光,电梯(13)、步行楼梯(14)均安装于绿化活动区;所述的绿色能源采集利用系统包括设置于主体中的多个风力发电机(3)以及设置于主体外围的光伏太阳能板,风力发电机以及太阳能板将风能和光能转换为电能,通过楼房主体内电网直接向楼房提供电力能源;所述的雨水、废水、垃圾回收处理及资源再生系统包括设置于各层的垃圾回收管道以及用于集中处理垃圾并回收的处理回收装置,各垃圾回收管道与处理回收装置连通。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远辉,未经李远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920265533.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