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用侧门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0980100396.4 | 申请日: | 2009-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268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0 |
发明(设计)人: | 奥津玄;原田健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R21/00 | 分类号: | B60R21/00;B60R2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信立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5 | 代理人: | 黄威;孙丽梅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在被输入局部的载荷的情况下,与载荷被输入到比较广的部位上的情况相比,能够增大对碰撞检测器的载荷的输入。在车辆用侧门结构(10)中,当由于柱状物碰撞外板(18)等原因而导致局部的载荷通过外板(18)被输入到防撞梁(26)的长度方向中间部时,防撞梁(26)将在长度方向中间部发生弯曲,从而使外板(18)局部地向内板(20)一侧靠近,使得载荷被输入到传感用托架(32)的车宽方向外侧端部。由此,载荷通过传感用托架(32)的水平部(32B)和内侧接合部(32A)而被传递至内板(20),同时,载荷(加速度、位移等)被输入到安装于内板(20)上的加速器传感器(40)中。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侧门 结构 | ||
【主权项】:
一种车辆用侧门结构,具有:车门主体,其通过被配置在车宽方向外侧的外板和被配置在所述外板的车宽方向内侧的内板而形成内部空间;碰撞检测器,其被安装在所述内板上;防撞梁,其以车身前后方向为长度方向,被配置在所述内部空间内的所述外板一侧,且其长度方向上的两端部被固定在所述车门主体上;载荷传递构件,其以车身前后方向为长度方向,被配置在所述内部空间内的车身下方一侧且靠车身后方一侧的位置上,并且具有:接合于所述内板的内侧接合部、从所述内侧接合部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的水平部、和从所述水平部的车宽方向外侧端部向车身下方一侧延伸并接合于所述内板的外侧接合部,所述水平部的车宽方向外侧端部被配置在比所述防撞梁的车宽方向外侧端部更靠车宽方向内侧的位置上,并隔着间隙与所述外板对置。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980100396.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