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半导体发光装置及半导体发光装置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80110486.1 | 申请日: | 2009-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817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23 |
发明(设计)人: | 柜田幸央;大桥达男 | 申请(专利权)人: | 索尼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3/00 | 分类号: | H01L33/00;H01L21/28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慧永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90 | 代理人: | 陈桂香;武玉琴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半导体发光装置,该半导体发光装置包括在该半导体发光装置的制造过程中或在该半导体发光装置的工作期间表现出稳定行为的第二电极。本发明的半导体发光装置包括:第一化合物半导体层(11),它是n型导电型;活性层(12),它形成于第一化合物半导体层(11)上并由化合物半导体构成;第二化合物半导体层(13),它形成于活性层(12)上且是p型导电型;第一电极(15),它与第一化合物半导体层(11)电连接;以及第二电极(14),它形成于第二化合物半导体层(13)上。其中,第二电极(14)由氧化钛构成、具有4×1021/cm3以上的电子浓度并反射从活性层发射的光。 | ||
搜索关键词: | 半导体 发光 装置 制造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半导体发光装置,其包括:A)第一化合物半导体层,它是n型导电型;B)活性层,它形成于所述第一化合物半导体层上并由化合物半导体构成;C)第二化合物半导体层,它形成于所述活性层上且是p型导电型;D)第一电极,它与所述第一化合物半导体层电连接;以及E)第二电极,它形成于所述第二化合物半导体层上,其中所述第二电极由氧化钛构成,具有4×1021/cm3以上的电子浓度,并反射从所述活性层发射的光。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索尼公司,未经索尼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980110486.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械式无障碍出租车座椅
- 下一篇:一种电动汽车能量回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