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纳米管阵列面的微量元素硒缓释型人工牙根有效
申请号: | 201010017108.3 | 申请日: | 2010-0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665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07 |
发明(设计)人: | 储成林;林萍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6/04 | 分类号: | A61K6/04;A61K6/027;A61K6/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黄雪兰 |
地址: | 21009***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纳米管阵列面的微量元素硒缓释型人工牙根,在这种人工牙根钛金属基体表面有一层钛酸钠纳米管阵列层,其层内负载有微量亚硒酸钠和骨形态发生蛋白。所述的基于纳米管阵列面的微量元素硒缓释型人工牙根制备方法为:选用纯钛或钛合金加工人工牙根;然后采用两步阳极氧化技术在纯钛或钛合金人工牙根表面获得具有管状结构的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层;再将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层采用碱液水热合成技术转化为钛酸钠纳米管阵列层;最后采用离心负载技术在人工牙根表面钛酸钠纳米管阵列层内负载微量亚硒酸钠和骨形态发生蛋白。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纳米 阵列 微量元素 硒缓释型 人工 牙根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纳米管阵列面的微量元素硒缓释型人工牙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于纳米管阵列面的微量元素硒缓释型人工牙根由纯钛或钛合金人工牙根基体以及负载有微量亚硒酸钠和骨形态发生蛋白的钛酸钠纳米管阵列表面层组成,所述及基于纳米管阵列面的微量元素硒缓释型人工牙根制备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1)首先选用纯钛或钛合金加工好人工牙根;2)人工牙根表面预处理:表面磨光后,依次用丙酮、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超声洗涤10-120分钟,随后用HF和HNO3及水的混合溶液(体积比为1∶4∶5)化学抛光20-120秒,再经去离子水彻底冲洗后,吹干待用;3)两步阳极氧化制备二氧化钛纳米管:将表面预处理过的人工牙根作为阳极,石墨或铂为阴极,在含水有机电解质溶液中进行第一次阳极氧化,具体阳极氧化参数为:电压20-240V,反应时间12-200小时,两极距离3-10cm,温度保持为室温。第一次阳极氧化后,取出,在体积百分比为5-30vol%的盐酸溶液中超声清洗0.5-3小时,取出吹干后,将人工牙根在前述第一次阳极氧化参数条件下再进行第二次阳极氧化,然后取出,用无水乙醇超声清洗10-30分钟,再在体积百分比为5-30vol%的盐酸溶液中浸泡0.5-3小时后取出,用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交替清洗6-10遍后,再在60-100℃下干燥样品,在人工牙根表面获得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层;4)水热合成钛酸钠纳米管阵列层:将上述制备的表面覆盖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层的人工牙根在聚四氟乙烯内衬的高压反应釜中进行水热反应,具体水热反应参数为:反应温度90-180℃,反应时间10-100小时,氢氧化钠溶液浓度5-15mol·L-1,反应溶液体积为反应釜内衬容积的50-80%。水热反应后,待自然冷却,取出,用去离子水洗涤离心,反复数次,直至上层清液呈中性,取出干燥,在人工牙根表面获得钛酸钠纳米管阵列层;5)最后采用离心负载技术在人工牙根表面钛酸钠纳米管阵列层内负载微量亚硒酸钠和骨形态发生蛋白。具体操作为:将表面具有钛酸钠纳米管阵列层的人工牙根置于离心机中,倒入浓度为5×10-3~2×10-2mol/L的亚硒酸钠以及0.1~50mg/L的骨形态发生蛋白和0.1mol/L的磷酸缓冲盐溶液组成的混合溶液,并淹过两倍以上高度,以2000~80000rpm的离心速度工作5~30min,其间保持工作温度为4~40℃,取出,用酒精淋洗后,真空干燥,消毒后无菌保存,备用,即可得本发明基于纳米管阵列面的微量元素硒缓释型人工牙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10017108.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含锂改性低硅铝X型分子筛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折叠式衣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