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善帘线钢中心碳偏析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017997.3 | 申请日: | 2010-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754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14 |
发明(设计)人: | 于小方;郑建强;李玉华;刘宏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7/00 | 分类号: | C21C7/00;C21C7/072;B22D11/16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陈扬 |
地址: | 210035***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善帘线钢中心碳偏析的方法,该方法采用电炉初炼、精炼、连铸大方坯、轧制小方坯以及小方坯轧成盘条的工艺流程生产80级帘线钢;对各个工序采取控制措施,出钢过程和出钢后的增碳过程保证钢包底吹氩强搅拌,增碳按0.4~0.6%控制。强搅拌10分钟后软搅拌,直至精炼接受钢包。LF精炼时先合金化后增碳,调整目标碳前,保证温度大于1525℃。连铸过热度15~35℃,采用全保护浇铸,使用结晶器电磁搅拌,连铸大方坯采用轻压下,极大地改善了帘线钢中心碳偏析,使帘线钢成品热轧盘条偏析不大于0.5级,满足帘线钢用户对中心碳偏析的控制要求。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善 帘线钢 中心 偏析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改善帘线钢中心碳偏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采用电炉初炼、精炼、连铸大方坯、轧制小方坯以及小方坯轧成盘条的工艺流程生产80级帘线钢;使帘线钢成品热轧盘条偏析不大于0.5级,满足帘线钢用户对中心碳偏析的控制要求,具体步骤如下;电炉初炼出钢和出钢后的增碳过程控制钢包底吹氩搅拌程度和增碳量;保证钢包底吹氩为400-600L/min,8.0-10.0bar的强搅拌,增碳按0.4~0.6%控制;强搅拌10分钟后为50-250L/min,1.0-4.0bar的软搅拌,直至精炼接受钢包;控制精炼增碳顺序和温度;精炼时先合金化后增碳,调整目标碳前,保证温度大于1525℃;控制连铸过热度,连铸过热度为15~35℃,采用全保护浇铸,使用结晶器电磁搅拌及轻压下方式得到连铸大方坯;控制铸坯和初轧坯的均热温度、均热时间;铸坯均热温度为1000-1300℃,均热时间40-75min;将连铸大方坯轧制成小方坯,再将小方坯轧成盘条,得到帘线钢成品热轧盘条。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10017997.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轴类零件的中频热处理工艺
- 下一篇:一种网络故障定位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