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合成丙酮醛的催化剂的生物还原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044825.5 | 申请日: | 2010-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738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14 |
发明(设计)人: | 李清彪;王慧;王惠璇;林文爽;林丽芹;杨欣;黄加乐;孙道华;王远鹏;何宁;王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3/50 | 分类号: | B01J23/50;B01J37/16;C07C49/185;C07C45/38;C07C45/39;C12P3/00;C12R1/07;C12R1/15;C12R1/225;C12R1/01;C12R1/84 |
代理公司: | 厦门南强之路专利事务所 35200 | 代理人: | 陈永秀;马应森 |
地址: | 361005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用于合成丙酮醛的催化剂的生物还原制备方法,涉及一种用于合成丙酮醛的催化剂。提供一种用于合成丙酮醛的催化剂的生物还原制备方法。将扩大培养的微生物经干燥、研磨制成菌粉备用;将菌粉配制成菌悬液,再与碱溶液、银化合物混合,反应后得含生物质和纳米银溶胶的混合液;将混合液离心分离,收集上层清液得到包裹有生物质的银溶胶;下层沉淀干燥后得下层银粉;将银溶胶蒸发浓缩,加入有机溶剂使银胶粒脱水沉淀,过滤或离心分离收集沉淀;干燥后得上层银粉;将上层银粉或下层银粉溶解在去离子水中,按载体与银粉的质量比为1∶(0.1~0.4)加入载体,经浸渍、干燥、焙烧后得产物。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合成 丙酮 催化剂 生物 还原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用于合成丙酮醛的催化剂的生物还原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扩大培养的微生物经干燥、研磨制成菌粉备用;2)将菌粉配制成菌悬液,再与碱溶液、银化合物混合,反应后得含生物质和纳米银溶胶的混合液;3)将混合液离心分离,收集上层清液得到包裹有生物质的银溶胶;下层沉淀干燥后得下层银粉;4)将银溶胶蒸发浓缩,加入有机溶剂使银胶粒脱水沉淀,过滤或离心分离收集沉淀;干燥后得上层银粉;5)将上层银粉或下层银粉溶解在去离子水中,按载体与银粉的质量比为1∶(0.1~0.4)加入载体,经浸渍、干燥、焙烧后得到用于合成丙酮醛的催化剂(所述用于合成丙酮醛的催化剂是一种纳米银催化剂)。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学,未经厦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10044825.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演播室空中摄录像装置
- 下一篇:具有双稳态翻板机构的翻斗式雨量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