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连续还原生产钒氮合金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00293.2 | 申请日: | 2010-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455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9 |
发明(设计)人: | 段东平;肖望强;赵纪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唐山高新技术研究与转化中心 |
主分类号: | C22C1/10 | 分类号: | C22C1/10;C22C2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法思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8 | 代理人: | 高宇;杨小蓉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的连续还原生产钒氮合金的方法,其步骤如下:通过硅钼棒加热元件将纵向高温还原氮化温度升至1550~1650℃,使用外置液压装置将装有含碳V2O5球团的坩埚以每10~15分钟推进一个坩埚长度的推进速率依次推入电加热推板窑的石墨碳砖炉膛内;装有含碳V2O5球团在纵向高温还原氮化段完成还原和氮化反应,在纵向自然冷却段进行自然冷却,在纵向氮气预热段将氮气预热,再在纵向冷却水冷段进行冷却,最终生成钒氮合金产品。本发明可快速、高效、连续生产钒氮合金,可显著提高单位炉膛长度的钒氮合金产量,避免钒氮合金在冷却区再氧化,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稳定、成本低。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续 还原 生产 合金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连续还原生产钒氮合金的方法,其采用电加热推板窑进行钒氮合金的连续还原生产,所述电加热推板窑包括:纵向进料段(I);位于纵向进料段(I)之后的纵向还原氮化段;位于纵向还原氮化段之后的自然冷却段(III);位于自然冷却段(III)后的纵向冷却水冷段(V);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纵向自然冷却段(III)和纵向冷却水冷段(V)之间的纵向氮气预热段(IV);和由前至后均匀安装于所述纵向高温还原氮化段(II)内的硅钼棒加热元件(2),所述硅钼棒加热元件硅钼棒(2)垂直插入石墨碳砖炉膛(5)与高铝质耐火砖层(10)之间形成的加热元件腔内,并通过碳质泥浆将石墨碳砖炉膛(5)粘结成密封的炉膛整体;所述纵向还原氮化段为纵向高温还原氮化段(II),其温度为1550~1650℃。所述连续还原生产钒氮合金的步骤如下:通过硅钼棒加热元件2将所述纵向高温还原氮化段(II)的温度升至1550~1650℃,使用外置液压装置将装有含碳V2O5球团的坩埚(4)以每10~15分钟推进一个坩埚长度的推进速率依次推入电加热推板窑的石墨碳砖炉膛(5)内;所述坩埚(4)与石墨碳砖炉膛(5)之间留有氮气流入通道(1);装有含碳V2O5球团的坩埚(4)在外置液压装置的推动下依次通过纵向进料段(I)、纵向高温还原氮化段(II)、纵向自然冷却段(III)、纵向氮气预热段(IV)和纵向冷却水冷却段(V);其过程中,含碳V2O5球团依次在高温还原氮化段(II)完成还原和氮化反应,在纵向自然冷却段(III)进行自然冷却,在氮气预热段(IV)将由氮气流入通道(1)流入的氮气进行预热,再在纵向冷却水冷却段(V)进行冷却水冷却,最终生成钒氮合金产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唐山高新技术研究与转化中心,未经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唐山高新技术研究与转化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10100293.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捕获电子表格中的用户输入的方法和系统
- 下一篇:LED驱动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