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离心场中微型基坑自动加支撑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09180.9 | 申请日: | 2010-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877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28 |
发明(设计)人: | 马险峰;马忠政;王志秀;刘朝明;张海华;王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3/00 | 分类号: | E02D33/00;E02D17/00;E02D17/02;E02D17/04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00 | 代理人: | 张磊 |
地址: | 200092***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岩土及地下工程中的基坑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离心场中微型基坑自动加支撑系统。由基坑模型系统、基坑开挖系统、基坑支撑系统构成。模型箱为长条形,一侧有机玻璃,可拆卸;挡墙采用铝合金薄板模拟,其上留有凹槽与凸起;隔板由固定部和分离部构成。分离部由四排挡片构成,每排两块。基坑开挖系统由刮刀、定制的牵引装置及开挖油路构成。刮刀呈倒T型,下部为刀片;定制的牵引装置主要为竖向千斤顶和水平向千斤顶,由开挖油路提供动力;基坑支撑系统由油缸、支架、支撑油路构成,每个水平支撑件由一个水平向油缸进行控制,利用油缸的活塞杆来模拟支撑,油缸利用电磁阀及油路实现支撑顶进与回撤过程。本发明可在高速离心场中实现基坑自动开挖并加支撑模拟过程,在实验室中较好地再现实际土体应力水平及基坑工程施工流程,能够得出符合实际的工程规律。 | ||
搜索关键词: | 离心 微型 基坑 自动 支撑 系统 | ||
【主权项】:
一种离心场中微型基坑自动加支撑系统,由基坑模型系统、基坑开挖系统和基坑支撑系统构成,其特征在于:基坑模型系统由模型箱(1)、挡墙(2)与隔板(3)构成,模型箱(1)为中部空心的长方体结构,挡墙(2)垂直位于模型箱(1)内,挡墙(2)上设有挡墙凹槽(5),顶端设有挡墙凸起(6),隔板(3)固定于模型箱(1)内,隔板(3)由固定部(7)和分离部(8)构成,固定部(7)底部与底板(40)一侧垂直焊接,底板(40)另一侧与侧向铁板(41)垂直焊接,呈U字形结构;分离部(8)由8块挡片(9)构成,每排两块,共四排,相邻的挡片(9)间的接触面处设有凹凸榫(10),同一行的挡片(9)通过固定杆(11)相连,在土层制备时用固定杆(11)将分离部(8)固定住;基坑开挖系统由刮刀(12)、牵引装置(13)及开挖油路(14)构成,刮刀(12)呈倒T型,下部为刀片(15),刮刀(12)与牵引装置(13)连接,牵引装置(13)包括竖向千斤顶(16)和水平向千斤顶(17),竖向千斤顶(16)和水平向千斤顶(17)均连接开挖油路(14),由开挖油路(14)提供动力并进行控制,开挖油路(14)由离心机总系统控制;支撑系统由油缸(18)、支撑支架(19)、支撑件(21)和支撑油路构成,支撑油路包括支撑顶进油路和支撑回撤油路,支撑支架(19)为两个,两个支撑支架(19)的一端分别固定于支架底板(28)两端,支架底板(28)位于模型箱(1)内底部一侧,油缸(18)的两端分别固定于两个支撑支架(19)上,支撑件(21)通过油缸(18)的活塞杆连接油缸(18),油缸(18)两侧分别设有顶进压力进口(31)和回撤压力进口(32),顶进压力进口(31)连接顶进支油管(22),顶进支油管(22)通过电磁阀(23)连接顶进分油管(33),顶进分油管(33)连接总油管(24),总油管(24)通过针型阀(25)、压力测量计(26)连接支撑顶进油路,回撤压力进口(32)通过回撤支油管连接支撑回撤油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同济大学;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10109180.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