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学拾取器以及光盘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21737.0 | 申请日: | 2010-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142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25 |
发明(设计)人: | 中野文昭;安藤伸彦;西纪彰;中尾敬;中川弘昭;天宅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索尼公司 |
主分类号: | G11B7/135 | 分类号: | G11B7/135;G11B7/13;G11B7/09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亿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8 | 代理人: | 王安武;南霆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光学拾取器以及光盘装置。即使在光盘具有多个记录层并且发生了透镜移位时也能够不受到层间杂散光的影响而生成寻轨控制所需要的受光信号。光学拾取器(17)通过全息元件(27)使反射光束LR衍射,并使包含有推拉分量和透镜移位分量的反射光束LR1E和LR1F向纵向的内周侧和外周侧分离并行进,使包含有透镜移位分量的反射光束LR1G和LR1H分别向横向行进,在光检测器(29)中,通过在横向上以d2的距离隔开配置的受光区域RE和RF、受光区域RG和RH、以及分别与该受光区域RE、RF、RG、以及RH相邻配置的杂散光受光区域来生成受光信号S。光盘装置(10)通过利用受光信号S计算出寻轨误差信号STE2,能够排除杂散光图案W和透镜移位的影响。 | ||
搜索关键词: | 光学 拾取 以及 光盘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光学拾取器,包括:光源,所述光源射出光束;物镜,所述物镜将所述光束聚光到在光盘上所设置的多个记录层中作为对象的对象记录层;透镜移动部,所述透镜移动部使所述物镜向与螺旋状或者同心圆状地形成在所述对象记录层上的轨道槽大致正交的寻轨方向移动;聚光透镜,所述聚光透镜聚集所述光束被所述光盘反射而成的反射光束;衍射光学元件,当衍射所述反射光束并分离成反射0次光束和反射1次光束时,通过第1区域将所述反射1次光束的一部分向预定的第1方向衍射并作为第1光束,通过第2区域将所述反射1次光束的一部分向与所述第1方向不同的第2方向衍射并作为第2光束,通过第3区域将所述反射1次光束的一部分向与所述第1方向和所述第2方向中的任一个都不同的第3方向衍射并作为第3光束,通过第4区域将所述反射1次光束的一部分向所述第3方向衍射并作为第4光束,其中,所述第1区域是与所述反射1次光束中的包含被所述轨道槽衍射的+1次光的部分相对应的区域,所述第2区域是与所述反射1次光束中的包含被所述轨道槽衍射的-1次光的部分相对应的区域,所述第3区域是与所述反射1次光束中几乎不包含被所述轨道槽衍射的+1次光和-1次光并相当于所述光盘的内周侧的部分相对应的区域,所述第4区域是与所述反射1次光束中几乎不包含被所述轨道槽衍射的+1次光和-1次光并相当于所述光盘的外周侧的部分相对应的区域;以及光检测器,通过分别设置在所述反射0次光束的照射位置中的所述第1方向侧和所述第2方向侧的第1受光区域和第2受光区域分别接收所述第1光束和所述第2光束并生成受光信号,并且通过分别设置在所述反射0次光束的照射位置中的所述第3方向侧的第3受光区域和第4受光区域分别接收所述第3光束和所述第4光束并生成受光信号;通过预定的信号处理部基于分别通过所述第1受光区域、所述第2受光区域、所述第3受光区域、以及所述第4受光区域生成的受光信号,生成寻轨误差信号,所述寻轨误差信号表示在所述寻轨方向上的所述光束的焦点与所述轨道槽的中心线的偏移量,通过预定的伺服控制部基于所述寻轨误差信号经由所述透镜移动部使所述物镜向所述寻轨方向移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索尼公司,未经索尼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10121737.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超细电线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生成深度图的方法及其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