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碳纤维/碳纳米管/环氧树脂多维混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21917.9 | 申请日: | 2010-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116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25 |
发明(设计)人: | 邱军;陈典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B82B3/00 | 分类号: | B82B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00 | 代理人: | 张磊 |
地址: | 200092***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纳米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碳纤维/碳纳米管/环氧树脂多维混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将碳纳米管和碳纤维经过表面羧基化、酰氯化后,再在其上引入二元胺或多元胺,将接有此氨基的碳纳米管用小分子芳香族多元酸酐化合物修饰,制备携带酸酐基团的碳纳米管。超声波振荡和高速搅拌,使碳纳米管分散于环氧树脂基体中,采用有机酸酐类固化剂固化,以得到含有碳纳米管的环氧树脂聚合物作为基体和碳纤维复合,形成以共价键相连的多维混杂复合材料结构。本发明制备方便;赋予碳纳米管参与反应的活性,碳纳米管上的酸酐基团与环氧树脂中的环氧基团发生化学交联,从而提高了碳纳米管在环氧树脂中的分散,利用碳纳米管的强度和韧性强韧化环氧树脂,提高与碳纤维基面的粘结强度,从而提高碳纤维/碳纳米管/环氧树脂多维混杂复合材料的整体性能,拓宽碳纤维、碳纳米管和环氧树脂的应用。 | ||
搜索关键词: | 碳纤维 纳米 环氧树脂 多维 混杂 复合材料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碳纤维/碳纳米管/环氧树脂多维混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1)称取1~1×102g干燥的碳纳米管和10g~1×103g有机酸混合,在1~120kHz超声波或10r/min~106r/min的离心速度搅拌下处理1~80小时,然后加热至20~180℃,反应1~48小时,以微滤膜抽滤,反复洗涤至中性,在25~150℃温度下真空干燥1~48小时,得到纯化的碳纳米管;(2)将1~1×102g干燥的碳纤维、步骤(1)中得到纯化碳纳米管1~1×102g分别和强氧化性酸1~1×104mL混合,在1~120kHz超声波下处理1~80小时,然后加热到25~120℃,搅拌并回流反应1~80小时,超微孔滤膜抽滤,反复洗涤至溶液呈中性,在25~200℃温度下真空干燥1~48小时,分别得到酸化的碳纤维和碳纳米管;(3)将步骤(2)所得酸化的碳纤维和碳纳米管1~1×102g分别和酰化试剂10~1×104g,以1~120kHz超声波处理0.1~10小时后,加热到25~220℃,搅拌并回流反应0.5~100小时,抽滤并反复洗涤除去酰化试剂,分别得到酰基化的碳纤维和碳纳米管;(4)将步骤(3)所得酰化碳纤维和碳纳米管1~1×102g分别和二元胺或多元胺10~1×104g,以1~100kHz超声波处理1~100小时,然后在25~200℃温度下反应0.5~100小时,抽滤并反复洗涤,在25~200℃温度下真空干燥1~48小时,分别得到表面带有活性氨基的接枝型碳纤维和碳纳米管;(5)将步骤(4)所得表面带有活性氨基的碳纤维和碳纳米管1~1×102g在极性有机溶剂冰浴中搅拌滴加1~100g的芳香族酸酐化合物,滴加完毕后升温至100~150℃回流3~12小时,用极性有机溶剂洗去未反应的芳香族酸酐化合物,40~80℃下真空干燥3~12小时,得到带有活性酸酐基团的碳纤维和碳纳米管;(6)将步骤(5)所得表面带有活性酸酐基团的碳纳米管1~1×102g和环氧树脂10~1×104g,升温至树脂基体熔融后,搅拌分散均匀并在真空条件下除气泡,同时进行化学交联反应,得到含有碳纳米管的环氧树脂聚合物;(7)将以步骤(6)所得到含有碳纳米管的环氧树脂聚合物20g-25g作为基体和碳纤维20g-100g机械混合,在60~100℃,超声波分散1~12小时,加入40~50g有机酸酐类固化剂,将以上固化体系倒入模具中,真空条件下除气泡,在100~250℃下固化成型,得到含碳纤维/碳纳米管/环氧树脂多维混杂复合材料。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10121917.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