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拱上单级引射分级燃烧的方法及实现该方法的W火焰锅炉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49622.2 | 申请日: | 2010-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325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15 |
发明(设计)人: | 李争起;陈智超;况敏;朱群益;曾令艳;刘春龙;杨连杰;吴远刚;胡志勇;张佳;徐善田;申珊平;杨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F23C5/08 | 分类号: | F23C5/08;F23L9/00;F23M5/06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朱永林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拱上单级引射分级燃烧的方法及实现该方法的W火焰锅炉,它涉及一种分级燃烧的方法及W火焰锅炉。针对W火焰锅炉NOx排放量高、飞灰可燃物含量高、下炉膛前、后墙水冷壁结渣严重、火焰稳定性差问题。本发明的方法是:由风速为35~65m/s的拱上二次风逐级引射并携带风速为10~20m/s的浓煤粉气流下射,风速为35~65m/s的拱下二次风由拱下二次风喷口喷入下炉膛内;本发明的锅炉是:在炉拱上从炉膛中心侧到炉膛前、后墙水冷壁布置有浓煤粉气流喷口、拱上二次风喷口、淡煤粉气流喷口,浓煤粉气流喷口与其相对应的拱上二次风喷口紧靠设置,在下炉膛的前、后墙水冷壁上沿炉膛宽度方向设有拱下二次风喷口。本发明用于W火焰锅炉中,可使NOx排放大幅度降低、飞灰可燃物含量降低。 | ||
搜索关键词: | 拱上单级引射 分级 燃烧 方法 实现 火焰 锅炉 | ||
【主权项】:
一种拱上单级引射分级燃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是这样实现的:在炉膛的前炉拱(3)上从炉膛中心(2-1)到炉膛的前墙水冷壁(2-2)之间以及在炉膛的后炉拱(15)上从炉膛中心(2-1)到炉膛的后墙水冷壁(2-3)之间各依次布置有多个浓煤粉气流喷口(9)和多个拱上二次风喷口(10),每个浓煤粉气流喷口(9)与其相对应的拱上二次风喷口(10)相邻设置,在炉膛的前炉拱(3)上从炉膛中心(2-1)到炉膛的前墙水冷壁(2-2)之间以及在炉膛的后炉拱(15)上从炉膛中心(2-1)到炉膛的后墙水冷壁(2-3)之间还设置有多个淡煤粉气流喷口(11),在下炉膛(1)的前墙水冷壁(2-2)和后墙水冷壁(2-3)上设置了多个拱下二次风喷口(12),拱下二次风喷口(12)的中心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α)为25°~45°;浓煤粉气流(5)由多个浓煤粉气流喷口(9)喷入下炉膛(1)内,拱上二次风(6)由多个拱上二次风喷口(10)喷入下炉膛(1)内,淡煤粉气流(7)由多个淡煤粉气流喷口(11)喷入下炉膛(1)内,拱下二次风(8)由多个拱下二次风喷口(12)喷入下炉膛(1)内;在下炉膛(1)内,由风速为35~65m/s的拱上二次风(6)引射并携带风速为10~20m/s的浓煤粉气流(5)下射,拱上二次风(6)包裹于风速为20m/s的淡煤粉气流(7)四周并同时携带淡煤粉气流(7)下射,在拱上二次风(6)、浓煤粉气流(5)和淡煤粉气流(7)组成的煤粉气流到达拱下二次风喷口(12)区域时,由风速为35~65m/s并向下偏置25°~45°角的拱下二次风(8)进一步引射煤粉气流下行,实现了分级燃烧,浓煤粉气流喷口(9)、拱上二次风喷口(10)和淡煤粉气流喷口(11)的形状均为矩形或圆形。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10149622.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层建筑太阳能空气源热泵节能低温型集中供热水装置
- 下一篇:一种调节活动螺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