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极直流输电系统单极闭锁时输送功率减少量的测算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52112.0 | 申请日: | 2010-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077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8 |
发明(设计)人: | 李雪明;宣筱箐;罗剑波;姬长安;曹一中;李惠军;张正勤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南京南瑞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1/00 | 分类号: | H02J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汪旭东 |
地址: | 210003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电力系统及自动化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1)确认当前是直流双极运行;2)获取直流极是否运行于“降压运行状态”的信息;3)获取直流极每一极在当前运行状态下(正常运行或降压运行)的最大输送功率容量信息;4)保存直流极每一极当前实际输送功率和双极实际输送功率之和等数据;5)实时检测直流极是否单极闭锁;6)在一定时间内实时检测未闭锁极当前输送功率和装置电流或功率突变量启动前输送功率相比的功率增加量,该时间由直流极控制系统的控制方式和特性决定;7)计算出单极闭锁时输送功率减少量。 | ||
搜索关键词: | 直流 输电 系统 单极 闭锁 输送 功率 减少 测算 方法 | ||
【主权项】:
双极直流输电系统单极闭锁时输送功率减少量的测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确认当前直流极的运行方式是否为双极运行,当双极运行标识符Double_Pole_Flag=1时,判断为双极运行,当双极运行标识符Double_Pole_Flag=0时,判断为单极运行;2)获取直流极是否运行于降压运行状态及降压幅度,当降压运行标识符Dc_Step_Down=1时,判断为处于降压运行状态,当降压运行标识符Dc_Step_Down=0时,判断为正常运行状态;3)获取直流极每一极在当前运行状态下的最大输送功率的容量,正常运行状态时最大输送功率的容量为Pmax1,降压运行状态时最大输送功率的容量为Pmax2;4)保存直流极每一极的当前实际输送功率,极I当前实际输送功率为P1、极II当前实际输送功率为P2,双极实际输送功率之和Ph;5)实时检测直流极是否发生单极闭锁故障;6)在一定时间Ts内实时检测未闭锁极当前实际输送功率Ps1和装置突变量启动前输送功率相比的功率增加量(ΔP),当ΔP>=Ps1时,就认为功率转移成功;时间Ts由直流极控制系统的控制方式和特性决定;7)当直流在双极运行、非降压运行方式,即双极运行标识符Double_Pole_Flag=1,降压运行标识符Dc_Step_Down=0时,(a)如检测到极I故障闭锁,如在Ts时间内检测到极II的功率变化量ΔP>=Ps1,说明极I故障前所传输的功率部分或全部成功转移到极II,极I闭锁时,输送功率减少量Ploss=Ph-Pmax1;如在Ts时间内没有检测到极II的ΔP>=Ps1,说明极I故障前所传输的功率没有转移到极II,极I闭锁时,输送功率减少量Ploss=P1;(b)如检测到极II故障闭锁,如在Ts时间内检测到极I的功率变化量ΔP>=Ps1,说明极II故障前所传输的功率部分或全部成功转移到极I,极II闭锁时,输送功率减少量为Ploss=Ph-Pmax1;如在Ts时间内没有检测到极I的ΔP>=Ps1,说明极II故障前所传输的功率没有转移到极I,极II闭锁时,输送功率减少量为Ploss=P2。当直流在双极运行、降压运行方式,即双极运行标识符Double_Pole_Flag=1,降压运行标识符Dc_Step_Down=1时,(c)如检测到极I故障闭锁,如在Ts时间内检测到极II的功率变化量ΔP>=Ps1,说明极I故障前所传输的功率部分或全部成功转移到极II,极I闭锁时,输送功率减少量Ploss=Ph-Pmax2;如在Ts时间内没有检测到极II的ΔP>=Ps1,说明极I故障前所传输的功率没有转移到极II,极I闭锁时,输送功率减少量Ploss=P1。(d)如检测到极II故障闭锁,如在Ts时间内检测到极I的功率变化量ΔP>=Ps1,说明极II故障前所传输的功率部分或全部成功转移到极I,极II闭锁时,输送功率减少量Ploss=Ph-Pmax2;如在Ts时间内没有检测到极I的ΔP>=Ps1,说明极II故障前所传输的功率没有转移到极I,极II闭锁时,输送功率减少量Ploss=P2。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南京南瑞集团公司,未经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南京南瑞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10152112.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