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网络编码的高误码率长时延网络自适应传输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57651.3 | 申请日: | 2010-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414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2 |
发明(设计)人: | 秦志红;王俊峰;董伟;张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12/56 | 分类号: | H04L12/56;H04L1/00;H04L29/06;H04W28/06;H04W80/04;H04W80/06 |
代理公司: | 成都信博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51200 | 代理人: | 舒启龙 |
地址: | 610065 四川省成都市武***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基于网络编码的高误码率长时延网络自适应传输方法,发送端根据传输层流量的大小,对传输的TCP报文进行自适应的网络编码,然后将编码后的报文发往接收端。接收端通过网络解码恢复得到原始报文。发送端对发送报文进行了编码冗余,接收端仅需要收到部分编码报文即可恢复出原始的发送报文,从而大大降低了链路高误码率对传输性能的影响,使传输协议吞吐量更高,报文的重传率会大大减少,传输性能得到很大的提升。同时,由于采取该自适应编码的方式,提高了信息的保密性。本发明不需要传输的中间节点配合,属于端到端可靠传输加速方法,能与当前主流的可靠传输协议兼容。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网络 编码 误码率 长时延 自适应 传输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网络编码的高误码率长时延网络自适应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传输层流量在发送端对传输的TCP报文进行自适应网络编码冗余:按照以下编码方式在发送端将发送端的缓冲区内的N个报文利用随机线性矩阵编码成如下式M个报文, P ′ = KP = k 11 k 12 . . . k 1 N k 21 k 22 . . . k 2 N . . . k M 1 . . . k MN · p 1 p 2 p N 其中,M>N,K为用来编码的线性随机矩阵,P为编码之前的N个报文,P’为编码后的M个报文;上述自适应网络编码若在传输层流量的监测时间间隔内发送的报文数目大于N,则实施网络编码,否则不实施网络编码,传输层流量的监测时间间隔Tint由下式决定: T int = RTT α 其中RTT为当前TCP连接的往返时间,α为一因子,根据具体的网络进行调整;在接收端通过网络解码恢复原始的发送报文,在接收端利用如下公式来解码,以恢复发送端报文: P = K - 1 P ′ = k 11 k 12 . . . k 1 N k 21 k 22 . . . k 2 N . . . k M 1 . . . k MN - 1 · p 1 ′ p 2 ′ p N ′ .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10157651.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