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永磁电机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61411.0 | 申请日: | 2010-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377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9 |
发明(设计)人: | 刘新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新广 |
主分类号: | H02K1/27 | 分类号: | H02K1/27;H02K1/12;H02K3/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49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新永磁电机,该电机由定子、转子及轴承组成,转子上有由永磁体围成的U形环槽单极磁场,定子上有放入转子的U形环槽单极磁场且与转子永磁体离开一间隙的电枢线圈;给所述新永磁电机接直流电就成为直流电动机,用其它动力驱动新永磁电机,该电机就成为直流发电机;还可在该直流电机外部只加一个封闭外壳就能作为储能电机。该电机无换向器、无电刷、铁损很小、节能、效率极高、寿命长、易调速,因而用途广。 | ||
搜索关键词: | 永磁 电机 | ||
【主权项】:
新永磁电机,其特征是,由定子、转子、非磁性圆盘、轴承组成:在径向充磁的圆环形永磁体每端固套一个轴向充磁的圆盘形永磁体,所述的三个永磁体围成的U形环槽磁场是一个单极性磁场;按前述方法再制作一个U形环槽单极性磁场,但其极性与前一个相反,将两个U形环槽磁场的永磁体外表面用圆盘形和圆环形导磁体组合联接起来,两个U形环槽磁场的永磁体与导磁体相贴的面是异极性的,因而磁力线相接通;导磁圆环及导磁圆盘与非磁性圆环的内圆或非磁性轴的外圆联结,在非磁性圆环或非磁性轴两端联接带有中孔的非磁性圆盘,非磁性圆盘与非磁性圆环联接,而非磁性圆盘与非磁性轴是通过轴承联接的,非磁性圆盘的中孔与轴承外圈的外圆联接,轴承内圈的内圆与非磁性轴的外圆联接;以上所述的磁体组件,磁性及非磁性联接件,构成本发明的转子;所述新永磁电机的定子构成:制作导磁圆环,在导磁圆环的外圆或内圆有数个轴向凸耳,凸耳的两端面均比导磁圆环的两端面长,在导磁圆环的内圆或外圆对应所述凸耳联结非磁性绝缘条;在所述导磁圆环上躲开所述凸耳和所述非磁性绝缘条同方向绕带绝缘包皮的非磁性导线制成电枢线圈,电枢线圈的端面与所述凸耳和非磁性绝缘条的端面齐平,电枢线圈的内圆、外圆与所述凸耳和非磁性绝缘的内圆或外圆对正;在所述电枢线圈的外圆或内圆、所述凸耳外圆或内圆分别放置非磁性绝缘圆环;在一个所述电枢线圈、一个所述非磁性绝缘圆环和另一个所述电枢线圈、另一个所述非磁性绝缘圆环之间沿轴向夹持导磁筒或轴向充磁的永磁筒,导磁筒或轴向充磁的永磁筒的端面紧贴所述凸耳的端面;导磁筒或轴向充磁的永磁筒的外圆与所述非磁性绝缘圆环的外圆相同,而内圆比所述非磁性绝缘圆环的内圆小;或者,所述导磁筒或轴向充磁的永磁筒的内圆与所述非磁性绝缘圆环的内圆相同,而外圆比所述非磁性绝缘圆环的外圆大;紧贴所述非磁性绝缘圆环的外端面沿轴向放置圆环;圆环的外圆与所述非磁性绝缘圆环的外圆相同,而内圆比非磁性绝缘圆环的内圆小;或者,圆环的内圆与所述非磁性绝缘圆环的内圆相同,而外圆比非磁性绝缘圆环的外圆大;在所述圆环的外圆、所述非磁性绝缘圆环的外圆、所述导磁筒或轴向充磁的永磁筒的外圆固套非磁性绝缘筒;或者,在非磁性绝缘轴的外圆固套所述圆环、所述非磁性绝缘圆环、所述导磁筒或轴向充磁的永磁筒;将所电枢线圈两端面的大部分及外圆或内圆插入到转子U形环槽磁场内,同时使包在电枢线圈中的导磁环的磁极性与所对应的与转子U形环槽磁场极性相异,并与永磁体围成的U形环槽的壁离开一间隙;所述圆环的端面与非磁性圆盘内端面联接或与轴承内圈的内端面相接,将轴承的外圈与非磁性圆盘的中孔过盈配合并联接;与转子外圆或内圆相对应的定子的内圆或外圆之间有一间隙,与转子外端面或内端面相对应的定子的内端面或外端面之间有一间隙;电枢线圈的输入端、输出端用带绝缘包皮的导线连接引到电机的外面,并分别接电源的正极、负极,要求使左右电枢线圈横截面中电流的流转方向相反;联系所述定子与转子的轴承为通用的机械轴承或悬浮式轴承;所述电枢线圈与围成U形环槽磁场的永磁体组组数相等,可设计成若干组,但最少为两组。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新广,未经刘新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10161411.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