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除砷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和除砷吸附剂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65095.4 | 申请日: | 2010-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332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9 |
发明(设计)人: | 郭华明;赵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主分类号: | B01J20/06 | 分类号: | B01J20/06;B01J20/30;C02F1/28;C02F1/58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浩百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4 | 代理人: | 宋子良;吴淑平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除砷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和除砷吸附剂,其中,该除砷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S102,选择天然菱铁矿粉末;步骤S104,在所选的天然菱铁矿粉末中,加入适量的去离子水以及适量的粘合剂,得到混合粘稠物;步骤S106,对所得到的混合粘稠物进行湿法挤压造粒;步骤S108,对由湿法挤压造粒得到的颗粒进行灼烧。本发明采用湿法造粒和灼烧来生成具有颗粒状的除砷吸附剂,解决相关技术中的除砷吸附剂在除砷效果上具有一定的限制的问题,由于菱铁矿的结构和矿物成份发生了改变,从而进一步改善了除砷效果。 | ||
搜索关键词: | 吸附剂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除砷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S102,选取天然菱铁矿粉末;步骤S104,在所选的天然菱铁矿粉末中,加入适量的去离子水以及适量的粘合剂,得到混合粘稠物;步骤S106,对所得到的混合粘稠物进行湿法挤压造粒;步骤S108,对由湿法挤压造粒得到的颗粒进行灼烧。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未经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10165095.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