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支持多核并行程序设计的可视化建模及代码框架生成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71361.4 | 申请日: | 2010-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260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08 |
发明(设计)人: | 孙济洲;孙超;于策;徐祯;汤善江;王萌萌;张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9/44 | 分类号: | G06F9/44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刘国威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多核并行程序设计中的编程环境、模型与方法领域。为提供一种对非特定的多核平台系统中软件开发提供支持的多核并行程序设计的可视化建模及代码框架生成方法,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多核并行程序设计的可视化建模及代码框架生成方法,提供一个图形化用户交互界面,有一套预定义的构造块图元和一个图形编辑区,每一个构造块图元都有特定名称、属性、含义和用法,各种构造块图元,包括主线程图元、子线程图元、线程交互图元,都有与其对应的不同的属性;还有构造块组合的构造规则;设计人员可以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按照构造规则,拖拽构造块图元到编辑区,进行多核并行程序的设计。本发明主要应用于提供编程环境、模型与方法。 | ||
搜索关键词: | 支持 多核 并行 程序设计 可视化 建模 代码 框架 生成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多核并行程序设计的可视化建模及代码框架生成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下列步骤:提供一个图形化用户交互界面,在这一界面下,有一套预定义的构造块图元和一个图形编辑区,每一个构造块图元都有特定名称、属性、含义和用法,各种构造块图元,包括主线程图元、子线程图元、线程交互图元,都有与其对应的不同的属性;还有构造块组合的构造规则,它规定了各构造块之间的连接方法和限制;设计人员可以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按照构造规则,拖拽构造块图元到编辑区,进行多核并行程序的设计,并对构造块图元的属性进行编辑,设计完成以后,用户可以把模型图保存为xml内容的文件,供以后再次使用,并可以进行编辑、修改和优化。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10171361.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