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携带式温痛测定器及温痛测定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72327.9 | 申请日: | 2010-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368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2 |
发明(设计)人: | 王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玉芝;王平 |
主分类号: | A61B5/00 | 分类号: | A61B5/00;A61H39/06 |
代理公司: | 沈阳智龙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1115 | 代理人: | 宋铁军 |
地址: | 110015 辽宁省沈阳***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携带式温痛测定器及温痛测定装置,其特点是,装有电源的电池筒的一端连接开关部,另一端连接内部设有电热丝和微型驱动马达的加温部,加温部与该电源相通。对加温部施加压力时,电源接通,微型驱动马达带动电热丝旋转而获得圆形或圆锥形温热刺激效果。也可以将多个加温部连接后与温痛测定装置连接,对多个部位同时进行热炙。通过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的实施,既可以确实地实现圆形点状的温热刺激效果,又便于携带。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携带式 测定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携带式温痛测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携带式温痛测定器包括电池筒(2)、电源(1)、开关部(4)、加温部(3);其中电源(1)置于电池筒(2)内部;电池筒(2)后端连接有开关部(4),开关部(4)包括与电池筒(2)连接的本体部(4.2)和与本体部(4.2)连接的可动操作部(4.1),本体部(4.2)通过弹簧(24)与电源(1)负极一端相连;电池筒(2)的前端与加温部(3)连接;加温部(3)的外壳(9)后端与电池筒(2)的前端连接,外壳(9)为内部中空的圆锥台体,后端径向截面积大于前端径向截面积;外壳(9)前端带有外壳开口(9.2),外壳开口(9.2)处安装有圆筒状的电热丝腔(29),电热丝腔(29)一部分突出于外壳开口(9.2),突出部分的端面设置有电热丝腔开口(29.1),在电热丝腔开口(29.1)表面覆盖有保护膜(11);电热丝腔(29)另一部分置于外壳(9)内部,且与马达固定腔(39)固定连接;马达固定腔(39)内部安装有微型马达(35);电热丝腔(29)和马达固定腔(39)要保持能够沿着携带式温痛测定器的长轴方向与外壳(9)做相对移动的状态;电热丝腔(29)内部设置有垂直于外壳(9)轴向的电热丝(5),电热丝(5)分别由第一电极(32.1)、第二电极(32.2)支持固定,第一电极(32.1)、第二电极(32.2)基部的筒体重合套入,在两者之间由筒状的绝缘材料相隔而构成旋转电极,再固定于微型马达轴(35.1)上;第一电极(32.1)的筒体与微型马达轴(35.1)直接固定呈通电状态,即不绝缘,而第二电极(32.2)的筒体的外周面通过滑动电极(34)与微型马达正极(38)以及电源(1)的正极相连接;滑动电极(34)的滑动部呈巨型构造,滑动电极(34)从微型马达正极(38)处呈直角弯曲后,沿着绝缘性的马达固定腔(39)外面的纵沟向前延伸到侧面第一通孔(39.1)并插入马达固定腔(39)内部,由巨型构造的滑动部与第二电极(32.2)的筒体外周面呈夹持状滑动接触;马达固定腔(39)的外面设置有支持固定套(8),从支持固定套(8)的基部伸出的固定片(8.1)与电池筒(2)前端相接,被夹持固定于电池筒(2)与外壳(9)之间;滑动电极(34)和支持固定套(8)之间要保持绝缘状态;与微型马达(35)负极相连接的电极片(33)从马达固定腔(39)的内侧通过第二通孔(39.2)伸到外侧,并经过设置在外壳(9)上的接触式开关按钮(30)的下端与支持固定套(8)处于离合的状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玉芝;王平,未经王玉芝;王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10172327.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锥度线切割机床的上线架总成结构
- 下一篇:铸件离心造芯工艺及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