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星载SAR指定纬度区域回波仿真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79060.6 | 申请日: | 2010-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467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9 |
发明(设计)人: | 杨威;李春升;陈杰;王鹏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S7/40 | 分类号: | G01S7/40;G01S13/90 |
代理公司: | 北京永创新实专利事务所 11121 | 代理人: | 赵文利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星载SAR指定纬度区域回波仿真方法,步骤一:对星载SAR进行空间几何关系建模;步骤二:通过给定的波位参数表获取星载SAR回波仿真参数;步骤三:获取地心角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sar 指定 纬度 区域 回波 仿真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星载SAR指定纬度区域回波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步骤一:对星载SAR进行空间几何关系建模;卫星S位于卫星轨道上,卫星S的波束中心与地球表面相交于P点,P点为位波束瞄准点,卫星S、P点与地心O三点构成了一个三角形,卫星S与地心O的连线与地球表面交于E点,E点为星下点,经过地球的北极PN与P点的经线与赤道相交于A点,经过地球的北极PN与E点的经线与赤道相交于B点;升交点为C,近地点为K;星下点E的轨迹形成星下点轨迹DE,DE为球大圆,经过P点与星下点轨迹DE平行的曲线为波束扫描点轨迹D′P,D、D′在同一根经线上,北极PN与点D、D′形成一个大圆,与赤道相交于点F;其中:1)∠POA=L为波束同地球表面的交点,即波束瞄准点所对应的纬度角;2)∠PSO=β为天线波束下视角;3)∠COK=ω为近地点幅角;4)∠FOD=i为轨道倾角;5)
为地心角;6)∠EOC=u为升交点幅角;步骤二:通过给定的波位参数表获取星载SAR回波仿真参数;通过给定的波位参数表获取卫星半长轴a,轨道倾角i,轨道偏心率e,近地点俯角ω,过近心点时刻τ,观测目标区域纬度变化范围L1~L2,天线波束下视角β,地球平均半径R,地球引力场引力常数μ;步骤三:获取地心角
和中间参数K;在点S、E、P、O四点所确定的平面内获取地心角
如公式(1)所示:
设定P′NO与DO垂直,并且P′NO与地球表面相交于点P′N,D、D′、PN、P′N在一个球大圆上,O′D′垂直P′NO于点O′,则中间参数K如公式(2)所示:
步骤四:获取角γ1、角γ2、升交点幅角u、真近心角f、偏心角E和平均近心角φ;设角γ1=∠PNO′P,角γ1如公式(3)所示:
设角γ2=∠D′O′P,角γ2如公式(4)所示:
升交点幅角u如公式(5)所示:
真近心角f如公式(6)所示:f=u-ω (6)偏心角E如公式(7)所示:E = 2 · a tan ( 1 - e 1 + e ·tan ( f 2 ) ) - - - ( 7 ) ]]> 平均近心角φ如公式(8)所示:φ=E-e·sinE (8)步骤五:确定回波仿真起始时刻t1;回波仿真起始时刻t1如公式(9)所示:t 1 = τ + φ a 3 μ - - - ( 9 ) ]]> 步骤六:确定回波仿真结束时刻t2;将步骤二中的纬度L2带入步骤四中,将得到纬度L2时的升交点幅角u、平均近心角φ带入步骤五的式(9)中,得到回波仿真结束时刻t2;步骤七:根据回波仿真起始时刻t1和回波仿真结束时刻t2,进行星载SAR回波仿真;在获取回波仿真起始时刻t1和回波仿真结束时刻t2后,根据星地坐标六个转换矩阵进行回波仿真的后续操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10179060.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输出控制方法及应用该方法的照明系统
- 下一篇:一种制备伊替米贝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