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金属次卟啉化合物的制备及其应用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80790.8 | 申请日: | 2007-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381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2 |
发明(设计)人: | 胡炳成;刘祖亮;吕春绪;周维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C49/403 | 分类号: | C07C49/403;C07C35/08;C07C27/12;B01J31/22;B01J31/26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朱显国 |
地址: | 21009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次卟啉化合物的制备及其应用方法。该制备方法是将氯化血红素、间苯二酚和少量的无水三氯化铝在氮气保护下反应,然后用热水洗涤、干燥,得到次氯化血红素;加入次氯化血红素、浓硫酸和甲醇,在室温下超声激励反应,对反应液萃取,去除溶剂后重结晶,得到次卟啉二甲酯;将次卟啉二甲酯溶于氯仿中,加入金属盐或氧化物回流反应,真空蒸馏回收溶剂,干燥、重结晶,得到金属次卟啉化合物。其应用是将金属次卟啉化合物固载在载体上,加入环己烷和金属次卟啉化合物催化剂,升温反应,滤液经减压蒸馏分离出产物环己酮和环己醇。本发明使反应条件更为温和,使反应温度下降幅度较大,减少了副反应,产物收率及纯度都得到了提高。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 卟啉 化合物 制备 及其 应用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金属次卟啉化合物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步,将金属次卟啉化合物固载在多孔性材料的载体上,制成负载型的金属次卟啉化合物催化剂;第二步,在高压釜中,加入环己烷和金属次卟啉化合物催化剂,升温,通入空气,调节系统压力在0.8~1.2MPa范围,反应,过滤,回收催化剂,滤液经减压蒸馏分离出产物环己酮和环己醇。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10180790.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