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锡碳复合纳米纤维薄膜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86255.3 | 申请日: | 2010-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598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13 |
发明(设计)人: | 于运花;常洁;刘丙学;杨小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化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4/1393 | 分类号: | H01M4/1393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刘萍 |
地址: | 10002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锡碳复合纳米纤维薄膜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是将运用静电纺丝法得到的掺杂锡的碳基纳米纤维薄膜在一定温度范围下进行热牵伸,牵伸率为5-60%,再依次进行预氧化、碳化,最终得到所需的负极材料。通过热牵伸后,锡碳复合薄膜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有明显提高,有效的提高了电池的比容量和循环性能,经过30个循环后,库伦效率在90%以上。该方法还具有操作简单易行、过程易于控制、条件温和等优点。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纳米 纤维 薄膜 负极 材料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锡碳复合纳米纤维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1)将锡前驱体溶液与碳纳米纤维的前驱体聚合物溶液配成均一的静电纺丝液,纺丝液中聚合物质量浓度为7-20wt%,锡的前驱体的摩尔浓度为0.4-2mol/L,锡碳质量比例为20%-60%;(2)用静电纺丝法制备锡的前驱体、聚合物纳米纤维薄膜;所述的静电纺丝参数为:注射器针头内径为0.7-2mm,纺丝液流速为0.2-1.4mL/h,施加的纺丝电压为9-20kv,接收距离为10-30cm,采用单针头或多针头进行纺丝;(3)在鼓风干燥箱中进行热牵伸,温度为140-200℃,牵伸率为5-60%;在240-270℃进行预氧化,预氧化时间为3-4小时;(4)在惰性气氛下进行碳化,碳化温度为700-1000℃,最后冷却至室温,其中,升温速度为1-10℃/min,降温速度为2-12℃/min,碳化时间为1-6小时,即得到了锂离子电池用锡碳复合纳米纤维薄膜材料。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化工大学,未经北京化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10186255.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